幼教发展
家园社协同育人视角下幼儿教育研究
李竹
幼儿教育是一项多方合作的教育工作,单独依靠幼儿园一方来完成,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会影响到幼儿园的教学效果及质量。为推进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家庭、幼儿园、社会之间应该三方联动、相互配合,建立起家园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创新幼儿教学形式,提升幼儿园教学效果及质量。本文从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家园社协同育人视角下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升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教学形式单一
幼儿教育中,凸显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把握不足,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与家长、社区教育的联系,导致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片面。
(二) 家园合作模式简单
主要表现在教师主导,家长辅助的合作模式中,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缺乏话语权,二者之间缺乏平等的对话交流,没有让家长、家庭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新意,影响到了家园合作的效果及质量。
(三) 教育教学范围狭窄
主要集中于幼儿园教育,未能够走出园区,融入社会,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仅仅限于幼儿园校园里,缺乏社会层面的融入,导致在知识的传授、活动的开展中局限性太大,很多社会知识缺乏直观、形象的学习,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家园社协同育人视角下幼儿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一) 转变幼儿教育理念,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
在推进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对于新模式的认知以及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对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区教育的优势做好把握,并寻求三者的合作点,从而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园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功能及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对三者的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做好把握,并联系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对三者做好结合,以推进幼儿园教学工作得到高质量的开展。
新形势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到幼儿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对幼儿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幼儿教育单独地依靠幼儿园教育,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树立起全面的教育理念,做好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及运用,对幼儿的学习及成长进行科学地引导。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要与家长、社区做好联系互动,对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融入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好针对性把握。从家庭教育视角来看,注重对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势进行发挥,以幼儿教育为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组织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发挥辅助作用,以助推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得到针对性的开展。
通过对传统的幼儿教育观进行转变及创新,把握家园社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做好统筹,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做好结合,以推进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得到高效、高质的开展。
(二) 创新家园合作模式,提升家园合作效果及质量
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对幼儿教育教学的效果、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在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如何推进家园之间的有效结合。家园合作效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通力合作,能够使家园合作的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对此,幼儿教师要对家园合作模式的构建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对合作模式、方法做好针对性把握,提升合作的效果及质量。
在家园合作中,要结合 《幼儿园工作规程》 的内容,教师应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配合,建立起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制度,从而促进二者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为提升家园合作效果及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幼儿园要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沟通、交流关系,借助于电话、微信联系方式,鼓励家长直接或是间接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同心协力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及成长。在家园合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园开放日、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组织家长走进幼儿园,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进行共同地商议,参与到课程设置、幼儿活动设计方面,推进亲子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三) 拓展幼儿教育范围,强化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交流
在幼儿教育中,社区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打破封闭的教育观念,意识到社区教育对幼儿学习及成长起到的作用,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及作用,对幼儿的学习及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融入其中,拓展了幼儿教育的范围,推进幼儿园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及成长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加强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时,教师应与幼儿家长、社区之间做好联系,共同构建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与家长做好交流,一同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如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带领幼儿来到社区,观看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昆虫、小动物等。在秋天的时候,一同带领孩子欣赏秋天的风景,采集落叶,制作标本。除此之外,融入社区资源进行幼儿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活动主题,在主题引导下,开展丰富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如联系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能源资源问题,与家长一同参与到社区调查活动中,对社区居民每月用水用电情况、社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等进行调研,并联系调研结果,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使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得到渗透及运用,引领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社区教育的融入,拓展幼儿教育的范围,使幼儿的能力、素养得到有效地培养及发展。在园社合作中,幼儿园也要主动出击、寻求帮助,将幼儿园的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促进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升和发展。
只有通过三方合作,使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社区教育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拓展幼儿教育范围,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起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综上,幼儿教育应树立起全局视野,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构建,以对幼儿的学习及成长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科素养和能力,充分认识到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指导实践教学,推进幼儿教育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
(作者单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