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探索多元劳动育人新路径
![]() |
百管委各学校组织劳动教育活动。 |
![]() |
金沙县柏杨小学采茶活动。 |
![]() |
织金县开展劳动教育技能大赛。 |
![]() |
本报记者 王军 陈瑞 特约通讯员 蔡莎 吴小菊 胡鑫 王杰
近年来,毕节市坚持“以素养为导向、以融合为实效、以实践为主线、以评价促增值”目标,把劳动教育转化为实践技能竞赛项目,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与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劳动智慧,通过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情绪,从而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劳动教育育人目标。
1 织金:多元活动促五育全面发展
日前,织金县中小学 (幼儿园) 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在织金县第三小学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1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活力。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化身小导游,现场设计旅行线路计划,模拟导游进行实地游览解说,向现场人员介绍家乡地理、历史文化、特色景点、美食推荐等。
在水果摆盘区,小选手们动作娴熟,和家长一起切水果、讨论摆盘花样。大家充分发挥奇思妙想,将各式水果摆成一盘盘生动形象、独具匠心的水果拼盘。木工坊内,刨花飞舞,精巧的木制工艺品在叮咚敲打中诞生。航空建模、快递打包等项目也在同时进行,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
据了解,此次竞赛项目有22个,涵盖了农业生产、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经过各教育集团选拔,全县共有75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决赛分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中职组5个组别,在实验中心幼儿园、织金县第三小学、织金县第六中学、织金县第二中学、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举行。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全面检验学生的劳动技能,激发劳动热情,助力“五育融合”教育落地生根。
“通过活动,我们看到和认识了彝族、苗族的服饰以及民族蜡染和扎染等优秀的传统工艺作品,也使得这些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发展。”织金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高诗涵说。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学习掌握实用技能,培育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同时,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赛教结合的目的。
“在劳动技能大赛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实践,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观念。”织金县第三小学教师潘玲说,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劳动创造美、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劳育人任重道远,以赛促教行稳致远。近年来,织金县教育局严格落实“五育并举”方针,持续推进劳动课程建设,不断拓展劳动实践基地,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合作,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项目,充分彰显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
“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大力营造劳动教育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各类劳动教育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培养基本劳动思维,塑造优秀的劳动品质,全方位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织金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顺甫说。
2 金沙: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出新出彩
春山采茶,体悟劳动智慧。毕节市金沙教育集团附校小学部与白果小学的百余名学生携手走进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华村茶园,在“一片叶子”的采摘中体悟劳动智慧,于城乡互动中书写成长故事。
“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看似简单,却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不易。家长代表现场示范采茶技巧,学生们指尖翻飞间,体会汗水凝结的艰辛。附校学生姜睿锋说:“采茶不仅是体力活,更需耐心和技巧。”而白果小学的学生李雪则化身“茶人”,向城市伙伴传授乡土经验,茶园里洋溢着互助与分享的笑声。
附校学生惊叹于乡村伙伴的娴熟技艺,白果小学的孩子则热情讲述茶园趣事。施怡帆与邱子涵结成搭档,施怡帆感慨:“劳动不仅是技能,更是快乐的源泉。”城乡学子在协作中打破隔阂,以一片茶叶为媒,架起理解与友爱的桥梁。
活动将劳动实践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茶叶生长规律,家长演示传统制茶工艺,学生在炒茶、揉捻中感知化学变化。后续还将开展采茶主题的文学创作、艺术表达,让劳动教育升华为跨学科的文化探索。附校学生杨雨嘉表示:“这次实践让我读懂了家乡茶文化的深意。”
在毕节市金沙教育研究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校园杂草清理暨月底大扫除活动,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校园实践,以沉浸式体验助力学生成长。
与此同时,金沙县还组织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通过生活实践、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多元化项目,全面检验学生劳动技能,激发劳动热情,助力五育融合教育落地生根。
金沙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丰富的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构建“做中学、创中悟”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劳动教育的时代动能。
3 百管委:全员参与劳动课堂共研育人新径
劳以启智,动以润心。百里杜鹃管理区教育局精心组织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系列活动。活动涵盖说课大赛、劳动教育作品——绘画、短视频、摄影及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项目征集等多个板块,吸引全区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多元实践、创新赋能”的劳动教育氛围。
在劳动教育教师说课大赛上,来自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29名教师围绕“劳动教育教学”主题,结合中小学不同学段特点,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或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为载体,融合美术与历史文化;或将劳动实践与数学建模结合,设计“校园菜园规划”项目;或聚焦日常生活劳动,策划“家庭收纳与空间管理”课程。
绘画、摄影、短视频三大艺术创作赛道同步启动,累计收到作品100余件。参赛作品紧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既有展现校园劳动场景的摄影作品,也有描绘家庭劳动温馨瞬间的绘画;短视频作品则通过镜头语言,记录了学生参与技艺学习、手工创意制作的全过程。经组织专业教师评审,3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在百里杜鹃管理区第一小学、第二中学,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火热开展。活动设置手工制作、公益服务、家电维修、园艺种植、收纳整理等项目,分幼儿园、小学低中高、初中、高中六个学段进行,共有54支队伍430名教师学生同场竞技。
小学各段以“劳动自理·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文具规整需日常”“蔬菜瓜果有营养”“彩线编织梦想长”“蓝天放飞任翱翔”等项目。孩子们熟练地分类整理书本文具、用新鲜水果拼出“劳动笑脸”“校园小景”,在趣味实操中展现生活自理能力,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初中段的“名城导览话家乡”“旧料新裁造华裳”项目备受关注。学生们用废旧衣物改造、设计,将劳动知识融入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
高中段的“公益服务显担当”“强军筑梦志如刚”项目成为竞赛亮点。学生们分组设计问卷调查,制作模型,检修电脑、更换零件,设计完整的服务流程与应急预案,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百管委以“竞赛”为抓手,搭建了“教学、实践、创新、展示”一体化平台,有效激发了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劳动教育从“课程设计”到“实践落地”的深度融合。
织金县、金沙县、百管委的探索创新只是毕节市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未来,毕节市将继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德育”“劳动+美育”等融合课程,让劳动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