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
本土编织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实践研究
谭秀芳
编织工艺包含多样的传统文化,是幼儿接触以及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课程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将编织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既符合政策要求,同时也能体现新时代幼儿教育工作的改革趋势。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挖掘与利用本土编织资源,让课程建设更加丰富多彩,使幼儿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
一、本土编织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意义
第一,凸显幼儿园办园特色。幼儿园教育质量要想不断提升,就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本土编织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体会到家乡文化的魅力,凸显幼儿园独特的育人优势。
第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参与手工编织活动时,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去创造,不仅积极向教师提问,还会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中锻炼合作能力,培养交际意识,整个过程中有助于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三,增强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会从根本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了让幼儿感受到编织活动的乐趣,幼儿教师会借助集体教研、培训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合理开展编织教学活动,无形之中增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二、本土编织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措施
(一) 制定科学的编织课程教学目标任何一种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离不开
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当提前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编织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利用本土编织资源。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内容。例如小班教学以带领幼儿体会编织特点为主,中班教学以带领幼儿模仿编织工艺为主,大班教学则以锻炼幼儿的创编能力为主。
(二) 挖掘并利用生活中的编织资源生活教育法是幼儿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生活材料与编织课程互相结合,有助于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当然,在教授幼儿编织技巧时,教师也要重视进行分类,例如搓、绕、编、织,然后根据每一类的特点为幼儿制定编织任务。在编织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选择生活中的材料,例如稻草、柳条、布条,让幼儿体会不同的材料编织出的艺术品有不同的特点,进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 在五大领域中融合编织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通常涉及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教师就可以将编织课程与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再分别采用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指导法等,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编织工艺。例如在儿歌教学中,可以教授幼儿如何自己穿鞋带、绑鞋带的生活小技巧,渗透编织技巧。或者幼儿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模仿妈妈去购物,用自己编织的篮子采购物品,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成长在新时代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高度重视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本土编织资源的重要性,其次要从幼儿学情的了解、课程资源的建设、活动的规划等角度入手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只有教师重视改革,重视创新,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编织活动的乐趣,真正激发参与积极性,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改革。
(作者系黔南州荔波县朝阳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