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舞台剧诠释青春活力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在铜仁幼专落幕
![]() |
英语口语赛现场。 |
本报记者 万芬 杨凯
5月10日至11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训楼里热闹非凡,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在这里落下帷幕,来自全省40余所职业院校的42支队伍同台竞技,用精彩的英语舞台剧诠释着青春活力和对聚焦“职业情景下的语言技能应用”的理解,以一天半的时间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This is Haircloth,It is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the Shui ethnic group. (这是马尾绣,是水族的传统服饰。)”来自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两位身着水族服饰的学生正向“外宾”介绍贵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推动黔货走向世界,紧凑的剧情和流利的英语表述为舞台增添了亮色。
本次比赛舞台上,“黔货出山”成了一个高频词,多支参赛节目都将“黔货出山”融进表演,作为节目重要组成元素。
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带来的表演中,扮演高铁司机的张元阳表现亮眼,通过把专业知识运用到节目上,严谨的指令手势和流利的英语口语成了舞台上的亮点,他和扮演抽烟旅客的熊梓鉴都是来自该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而来自电子商务专业的蔡鹤飞则扮演外国电商主播,本来互不相干的角色在动车上遇到突发状况,最后靠司机和乘务员专业地化解难题,同时将“黔货出山”很好地融入进剧情,让现场评委眼前一亮。
来自贵州水利水电职业学院的选手苏心媛将汉服与英语相结合,讲述中国故事,“汉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向世界讲述中国的语言,通过英语解析其美学,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42场精彩的英语舞台剧演绎,一个个模拟职业情景下的语言技能应用故事,在这次省级舞台赛上,在火热的青年心里,不断升温和弘扬,最后又变成希望。
“比赛之于我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展现自我,更是一个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拓宽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并将日常所思、所学融会贯通的过程。通过此次大赛,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将更加努力不断突破自我。”一等奖获奖选手、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栩婷说。
“聚焦角色扮演,从中医急救到商业文化,还有生活服务等方面,让我们享受到了把英语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在一块,这不仅是比赛,也是每个学校外语教学的成果汇报和产教融合的具体体现。”本次英语口语赛裁判长、凯里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彭思祥对本次比赛做出点评,每一个团队的表演都非常到位,在聚焦一个主题的基础上,挖掘了独到的亮点。能够聚焦贵州本地,比如茶文化、马尾绣、苗绣等,值得称赞。
彭思祥表示,42个团队有12个团队聚焦优秀传统文化,这充分体现了职校的教学是成功的,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外语教学的初心使命,在坚守对英语的热爱和执着时,继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贵州故事。
作为此次口语赛的承办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会新表示,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桥梁。本次大赛聚焦“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既考察选手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考验其跨文化交际素养。举办口语大赛对外语人才培养具有推进作用,参赛选手们以语言为媒,在赛场上展现了新时代职教学子的文化自信与专业风采,用流利的英语传递了贵州职教强音。
据了解,本次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人力资源保障厅主办,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比赛聚焦“职业情景下的语言技能应用”,表演时间为15分钟,重点考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为核心,通过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五大指标,精准对接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以赛促学”的实践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