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4版:校园 -> 专业建在需求上人才送到岗位上

专业建在需求上人才送到岗位上

瓮安职校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径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师生屡创佳绩。

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在上实训课。

    本报记者 郝梦 特约通讯员 李跃敏

    近年来,黔南州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紧紧围绕地方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纵深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逐步构建起“一聚焦两融合”的改革思路。

    1为岗位育才为企业定制

    “‘一聚焦两融合’,目的就是要让办学更贴产业、教学更贴岗位、育人更贴学生。”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谢榜亚向记者介绍道。所谓“一个聚焦”,是指聚焦学生学情特点及市场需求,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成长路径,也紧扣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持续更新,主动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前瞻性。

    “两融合”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坚持将教学与生产实践深度对接,依托企业项目开展教学,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技能、懂流程、会协作;另一方面,推动“政校企”资源全面融合,结合专业师资与设备、场地优势,优化实训功能,完善培训体系,开展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切实做好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我们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而是在‘为岗位育才’‘为企业定制’。”谢榜亚说。

    2聚焦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调整

    聚焦地方磷煤化工主导产业发展,瓮安职校近年来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优化专业布局、细化专业方向,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建设向产业集群深度聚合。目前,学校重点打造服务磷化工为主的生物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三大类专业,开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化学工艺、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等专业,突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

    “我们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化学工艺专业‘3+2’中高职贯通培养,就是希望学生在中职阶段夯实基础,高职阶段进一步提升,最终实现与企业核心岗位的精准对接。”谢榜亚表示,“过去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情况,现在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一“中职起步、高职衔接、岗位落地”的人才培养路径,有效破解了“人岗错配”难题,为本地企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稳定性强的技能人才。

    3聚焦成长目标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聚焦学生成长目标,瓮安职校持续拓展育人路径,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融合贯通的成才“立交桥”。“我们希望学生既有升学空间,也有成才通道,不论选择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谢榜亚告诉记者。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4”中本贯通培养,与黔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1+1+1”中高贯通项目,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推进应用化工技术“3+2”培养模式,全面打通中职、高职到本科的纵向升学通道。

    在育人机制上,瓮安职校积极探索“三个主体”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三个阶段”的教学方式,推进“三个共同”的人才培养举措,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精准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贯通。

    “过去校企合作常常‘学校热、企业冷’,我们通过实质性共建共管机制,真正让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谢榜亚补充道。

    通过系统设计和机制创新,学校不断破解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错位、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等难题,为地方磷化工产业持续输送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高技能人才,显著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4聚焦岗位需求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瓮安职校主动联合中高职院校和重点企业,聚焦区域主导产业设置专业方向,着力培养契合企业岗位要求的本土化技能人才。学校深入推进中职、高职与企业三方深度合作,构建“1+1+1”中高职校企订单式分段培养模式,实施“本地招生、本地培养、本地就业”的闭环式人才供给机制。

    为夯实技能人才实践基础,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化学工艺实训基地,打造集教学、实习、生产、科研、经营、管理为一体瓮安县公共实训基地,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职业等级认定及考证体系,为企业提供系统化人才支撑。

    同时,学校与磷煤化工企业联合开展岗前、岗中专项培训,并与贵州源新培训有限公司深化合作,面向县域企业常态化开展电工、焊工、安全员等特种工种技能培训,每年为磷化工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0人以上,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1000人次以上,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瓮安职校持续推进教育资源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高位谋划、精准施策,在产教融合、校企协作、中高贯通等方面不断取得实质进展,构建起多元协同、精准对接的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成效日益凸显。

    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屡创佳绩,累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银奖1项、铜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省级一等奖60余人次。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持续激发学生技能潜力与专业信心,推动人才培养迈向更高层次。

    站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上,瓮安职校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为精准的路径,服务地方经济所需,回应时代发展所盼。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入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耦合,努力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四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