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4版:校园
->
短视频、绣品、创意咖啡“三管齐下”
短视频、绣品、创意咖啡“三管齐下”
贵州财经职院学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
为游客推销新产品。 |
![]() |
全程记录赛事。 |
本报记者 任伟 特约通讯员 桂姗姗
银针穿梭间,水族传统纹样在马尾绣中跃然绽放。
“五一”期间,在2025年“贵州村马”全国赛马邀请赛现场,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学生潘小庆的非遗技艺展演引得游客驻足赞叹。这场生动的文化展示,正是该院工商管理系师生团队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赛事期间,该院黔匠工坊创新创业师生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多机位实时跟拍等技术,对水族歌舞、非遗展演等特色内容进行全程记录。通过精心剪辑的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进行立体化传播,让乡土文化打破地域界限。“从脚本策划到后期制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专业技能在传播乡土文化中的价值。”团队成员陈同学说。
在非遗展区,以“贵银、水绣、蜡染”为核心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亮点。从展陈设计到展品制作,均由该院工商管理系师生团队完成。他们不仅通过实物展示非遗技艺,更开展现场教学,为游客讲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潘小庆现场演示的马尾绣技法,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育人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该院“啡尝黔创新创业团队”,师生们联合三都村马推出“啡尝黔·三都村马联名款”产品。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口味调试到市场推广,全程由学生主导完成。这一创新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市场调研、品牌运营能力,更探索出“非遗IP+农产品”的助农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文化传播到非遗传承,从技艺展示到产业创新,贵州财经职院通过全链条实践,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更多师生团队下沉乡村一线,让职业教育成为助力地方发展的强劲“引擎”。
版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