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保护眼睛,试试“202020”方法
对此热议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主任韦伟。他表示,不应全面取消电子屏的使用,不当的用眼习惯和遗传因素才是导致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合理规范使用合格的电子屏并不会导致孩子们视力下降。”
韦伟建议,学校在采购电子屏时应注意选择质量合格的电子屏,减少频闪及蓝光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教师在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合适的距离、亮度和字体大小。同时,教师及家长应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避免高强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此外,建议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动态监管学生视力变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有专家指出,研究显示,使用电子屏幕与近视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没有显著相关性。电子产品和近视的关系,更多的是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强度有关。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是蓝光和频闪。屏幕越小,眼睛会离得越近,就越容易疲劳;投屏越大且越远,就越能有效地保护眼睛。所以选择的优劣次序应该是: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有条件情况下,投影仪或电视等屏幕较大的设备是首选,结合现有家庭居住用房特点,指导原则是观看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的4倍。
保证户外运动时间也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方法。专家指出,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首先要坚持户外运动,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缓解眼睛疲劳,可使用“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该远眺20英尺(约6米),不少于20秒。读写的姿势要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前胸离桌缘一拳。
作为学生成长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控制自己和孩子的“视屏时间”。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爱眼、护眼氛围。毕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