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包信和:
创新驱动能源革命
![]() |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包信和以“应对‘双碳’目标的产业变革逻辑和技术需求”为题,进行主旨演讲。
“能源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非常重要,迄今为止已进行过多次能源革命。前几次是从高碳逐步到低碳,新一届能源革命则是从低碳到无碳、从化石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包信和说,这一次的能源革命是把资源禀赋逐步变成创新驱动的革命,有很多新的东西值得认真探讨。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如何达成这个目标——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要把原来产生能量就排放二氧化碳的化石能源体系,转变为产生能量却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包信和说。
包信和表示,碳排放主要有两个途径——发热放出二氧化碳;碳作还原剂,变成二氧化碳,氧化铁变成金属铁。现在,通过可再生能源,逐步实现了碳排放减少。除电以外,氢能也是很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氢是非常好的还原剂,把氢气作为还原剂炼铁、炼铝,不会排放二氧化碳。
“立足于中国资源禀赋实际,我们有几条路要走。要先立后破,把新能源立起来再破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核心,而氢能非常关键,是兜底技术。”包信和说,在可再生能源里,太阳能也很重要。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叠层式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吃干榨尽”,用不同的半导体、不同的禁带来吸收不同的能量,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理论转换效率可达到63%。
“未来,煤化工领域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将绿电与绿氢结合起来,把煤能做到‘吃干榨尽’。”包信和认为,氢的用途有很多,在市场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贵州,将化石能源制氢的体系变成电解水可再生能源的体系,未来或许会有很大的效益。
“总体而言,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希望未来贵州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包信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