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明星小记者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在红领巾广播站里成长

    安顺市平坝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二校区  五(1)班  林义涵

    今年11岁的我,性格开朗活泼,热爱阅读与写作。课余时间常沉浸于书籍世界,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也痴迷播音朗诵,凭借清晰的吐字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成为校园广播站的“优秀播音员”,至今已在红领巾广播站工作一年,希望用我的声音为全校师生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记得第一次走进广播室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广播室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魔力的地方。小小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各种设备,麦克风、调音台……每一样都让我感到新奇。我小心翼翼地坐在播音台前,心里暗暗期待着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播音员。

    第一次播音,广播站长管老师为我准备了一篇简短的校园新闻。我反复练习了好多遍,生怕出错。可是,当真正开始播音时,我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我深吸一口气,按下播放键,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整个校园。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一字一句地把新闻读完。当播音结束时,我长舒一口气,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后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小的广播室。每次播音前,我都会精心准备内容,查阅资料,反复练习。我开始尝试播送更多种类的节目,比如红领巾说党史、科普知识、好人好事等栏目。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有感染力,我还会在镜子前练习表情和语调。

    有一次,广播站安排我播送一篇关于“爱与感恩”的主题文章。我被文章中温暖的故事深深打动,播音时,我的声音也充满了感情。当我在广播中听到自己的声音时,我发现自己不再像第一次那样紧张了,而是能够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播音结束后,有同学跑来告诉我,他们被我的声音和故事感动了。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广播站努力成长的决心。

    在广播站的日子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我学会了在准备节目时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每一次播音,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新的成长。

    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成长的小小天地。在这里,我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友谊。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在广播站继续努力,用我的声音传递更多温暖和力量,也让自己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指导老师 陈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秘坝陵河大桥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第一小学  五(5)班  罗梦萍

    我兴趣广泛,热爱阅读、画画、书法,也喜欢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家乡的骄傲、世界十大最高桥梁之一——坝陵河大桥!

    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一座震撼人心的建筑奇迹——坝陵河大桥。它不仅是贵州交通发展的璀璨明珠,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完美融合的生动写照。与之毗邻的坝陵河大桥博物馆,宛如一本厚重的立体史书,静静诉说着人类挑战极限、跨越天堑的壮丽篇章。

    初次见到坝陵河大桥,高耸入云的桥塔如同巨人般巍峨挺立,粗壮的斜拉索整齐排列,好似巨型竖琴的琴弦,在风中奏响时代的强音。大桥横跨壮阔的坝陵河峡谷,气势磅礴,将两岸的青山紧密相连。站在桥上极目远眺,峡谷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脚下河水奔腾不息,浪花拍击礁石的轰鸣,仿佛是大自然为人类智慧献上的激昂赞歌。

    而坝陵河大桥博物馆,是探寻大桥奥秘的奇妙窗口。踏入馆内,按比例精心制作的大桥模型率先映入眼帘,每一处细节都精准还原,让人直观领略这座建筑的宏大与精巧。馆内丰富的图文资料,完整记录了大桥从设计构思到竣工通车的全过程,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汗水。珍贵的影像资料更是将我们带回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工人们在险峻的峡谷间,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用双手铸就这一世界奇迹。

    在博物馆里,我了解到坝陵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它不仅是贵州交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代表着中国桥梁建造的顶尖水平。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与建设者夜以继日地钻研与付出。他们凭借智慧与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走出博物馆,再次仰望坝陵河大桥,阳光下的它闪耀着金色光芒。这座大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它让我深深明白: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永无止境,只要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再难的天堑也能化作通途。坝陵河大桥与它的博物馆,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欢迎大家来关岭做客,亲眼见证坝陵河大桥的雄伟英姿!

    指导老师:马廷秀

    本报记者 高志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