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大山的航空梦
![]() |
航天英雄翟志刚(左一)向潘紫瑄和其他同学讲述遥远的太空。 |
![]() |
潘紫瑄同学展示获奖证书。 |
![]() |
潘紫瑄与航空科普团队成员进行日常编程训练。 |
安顺市镇宁自治县良田镇中心学校 五(2)班 潘紫瑄
我,一个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五年级小女孩。曾经,我的世界被连绵的山峦紧紧环绕,耳畔只有潺潺溪流的浅吟低唱,古朴的村寨便是我全部的生活天地。我就读的镇宁自治县良田镇中心学校,也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区学校,距离县城近百公里的遥远路程,仿佛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将我们与外界的精彩隔绝开来。但在三年前,我们的课表里多了一门航空科普课,学校多了一个“无人机科普社团”,从那时起,在好奇和懵懂中加入“无人机科普社团”的我,开启了人生的航空之旅。
三年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如同探寻宝藏的冒险家,有的专注于编程的神秘世界,手指拖拽鼠标移动,拖动一个个程序模块;有的痴迷于飞行,眼神紧紧追随无人机的轨迹,操控着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大家沉浸在航空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每一次学习都像是在为梦想的翅膀增添羽毛。
三年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并肩前行、互相鼓励,不断思考总结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训练心得,不断寻找解决方案,尝试新的动作。我们付出汗水与艰辛,经历失败和泪水,却收获了荣誉和快乐。从一次次摔机到熟练操作飞机翱翔;从编程3架飞机到5架、15架、20架;从市赛到省赛、国赛获得每一块奖牌,每一次历程都像是在为梦想的飞机加油添氢,三年的时光里,有太多难忘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的记忆夜空。
2024年8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负众望,通过层层选拔,参加了2024年中国航空科普大会及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蜂群舞蹈编程比赛,最终我们在全国120多个队、3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三名的荣誉。
站上全国领奖台,当我们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另一个惊喜接踵而至——我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中国首位在太空中漫步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叔叔,看到电视里的人走到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为翟志刚叔叔戴上红领巾,一起参观了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小学亲亲科技馆。一路上,我们像小蜜蜂一样围绕着他,不停地抛出一个又一个关于宇宙、航天的问题。
“翟叔叔,在太空中您是如何睡觉的?”“翟叔叔,在太空中您是如何喝牛奶的呢?”……
面对我们各种奇怪的问题,翟志刚叔叔像一位耐心的导游,用他那丰富的航天经历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他的话语亲切而有力,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心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路。他还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成为航空航天的接班人。
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渴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像翟志刚叔叔一样的人,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未知,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校园的无人机训练场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穿梭,那洁白的机身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乘着我们梦想的翅膀,自由地在天空翱翔。
指导老师: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