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彭召云
阅读,照亮孩子人生的一束光
本报记者 赵珊珊
位于海拔1500米的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因学校后面大山上那块会发出亮光的白色岩石而得名。在群山环绕间,校内一座三层楼房略显陈旧却很整洁,楼前的操场上有蓝色的球场和红色的塑胶跑道,干净又亮丽。
“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所知甚少。”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教师彭召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书,能让人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底气,积累不断超越自己的资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把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彭召云看来,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守望者,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人,也应该让自己“不拘一格成人才”。因此,闲暇时的彭召云总是书不离手。
2024年,亮岩小学申报省级科研项目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外阅读价值意蕴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项目带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该项目周期为2年,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都建立在这个课题项目下面。在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提升以后,学校还会组织老师带他们出去参加作文比赛。”彭召云介绍。
同时,亮岩小学还会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每天早上让孩子们阅读15分钟,在每周三大课间开读书笔记分享会,每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组织全校举办阅读分享会。”彭召云说。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当天,我校将组织全校阅读,让学生们分享推荐自己最近所读的书,并互相交流心得。”彭召云说。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教育的第二课堂,正在与学校形成阅读合力。
在另一边,铜仁市思南县文家店镇,建设于2023年的农家书屋数字化变革同样深刻,村民们闲暇时来此读书看报。
据文家店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张峰介绍,文家店镇数字农家书屋现有藏书4600余册,电子书1.5万册,通过“掌上贵图”小程序扫码,还可以通过手机看书。
与乡村书屋形成呼应,城市新型阅读空间也在蓬勃生长:贵阳市南明区光和城市书房荣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分布在遵义市各处的13所城市主题书房,成为民众“阅享生活”的新地标;选址在国家4A级景区重点区域的万山区朱砂古镇“城市主题书房”成为当地群众的诗意空间、游客驻足停留的网红打卡地;毕节市七星关区构建15分钟城市阅读圈,不断扩大“城市书房”建设力度……这些新兴的文化空间,与山巅亮岩小学的晨读声共同谱写着多彩贵州的书香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