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5版:论苑 -> 浅谈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

教学创新

浅谈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赵雪梅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需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文化自信。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探讨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现实意义、现存问题及实施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创新及评价体系优化,提出“故事渗透—实践体验—价值内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语言学习与红色精神传承的双重目标。

    一、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强化文化认同,抵御文化冲击

    当前西方文化通过媒体广泛传播,部分青少年对本土红色文化认知不足,易产生价值观偏差。英语学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载体,需通过红色故事、英雄人物等素材,帮助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树立文化自信。例如,通过Journey to the West的课本阅读学习地道表达时,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2.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思政

    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奋斗、奉献等精神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高度契合。例如,通过用英语讲述焦裕禄精神的故事,学生能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首先,教师素养不足,部分中学教师对红色文化缺乏系统性理解,难以将历史事件转化为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案例。调研显示,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对红色文化英文文献的积累有限。

    其次,教材资源匮乏,现行教材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红色文化内容占比不足10%,且缺乏趣味性设计,难以引发学生共鸣。同时,教学形式单一,传统课堂多采用“填鸭式”讲述,缺乏互动性与实践性。部分教师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但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导致学生仅停留在“知识记忆”层面。

    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 创新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实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1.精选红色故事,激发情感共鸣

    案例1:在七年级I’m watching TV单元中,播放红色短片《张嘎》,学生用英语描述主人公的勇敢行为,并讨论“What would you do for your country?”

    案例2:结合I’d like some noodles单元,讲述革命时期战士忍饥挨饿的故事,引导学生用英语撰写珍惜粮食的倡议书。

    2.开发双语资源库

    整合红色家书、歌谣等素材的英文版本,如 《红星照耀中国》 选段,供教师灵活选用。

    (二) 丰富教学形式:技术与实践双轮驱动

    1.多媒体技术的沉浸式应用

    利用VR技术模拟革命场景 (如井冈山会师),学生通过虚拟体验后用英语描述所见所感。

    通过英语配音红色动画片 (如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认同。

    组织学生担任“双语红色讲解员”,为本地革命纪念馆设计英文导览词,并录制短视频。

    (三) 优化评价体系:从知识考核到价值内化

    1.过程性评价

    将红色主题演讲、剧本创作纳入平时成绩,如“用英语讲述一位革命英雄的故事”。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红色文化手抄报(英文版),评估语言应用与文化理解能力。

    2.成果导向评价

    鼓励学生制作红色文化英文微电影,通过解说展示语言能力与思想深度。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