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律动在低年级唱游课中的运用
袁妮
体态律动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种独特的方法,它能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调动“联觉”,深切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激活他们“本能的缪斯”,释放出潜在的艺术灵性。新课标提出,小学低年级的唱游课中需要融合演奏、声势、律动等多种表现形式及其活动内容,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的音乐活动,因此,将律动融入低年级唱游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律动在低年级唱游课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提出了体态律动融入低年级唱游课中节奏、强弱、感知、创造教学中的方法,以期为同行教师提供参考。
一、律动在低年级唱游课中的实践价值
(一)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唱游课中,传统的知识讲授、学唱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导致音乐课堂整体氛围较为沉闷,为此,教师应尝试转变教学方法,将体态律动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这样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在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展开音乐知识探索,提升育人效果。
(二) 创新音乐教学目标,强化探究能力
小学生低年级本身具有较强的知识探索欲,对于新鲜事物充满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时,将体态律动引入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利用不同感官展开音乐知识学习,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魅力,这对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探索深度、理解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三) 强化音乐教育感染力,深化音乐理解
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幼,身心发展尚未健全,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唱歌知识时,对复杂、抽象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从而阻碍了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可借助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此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肢体语言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二、律动在低年级唱游课中的运用策略
(一) 在节奏教学中融入律动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在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体态律动不是一味的带学生去模仿练习舞蹈动作或者跳健美体操,而是将音乐的要素融合到我们学生的身心。以下教学方式对低年段学生初步用身体控制音乐节奏有很大帮助。
首先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初步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弹奏二拍子或者三拍子、四拍子的音乐旋律,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头、拍脖子、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脚、捻指、弹舌等,稳定过后加大难度,请同学们分组感受,第一组跟着音乐旋律动脖子,只要跟上音乐节奏学生可以随意做动作,比如前后动或者左右动,有创意的孩子还会用新疆扭脖子的动作。第二组可以根据一个乐句设计动作,在动作中体现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变化。(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需要教师引导,二年级小朋友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第三组可以用自己的拳头击打大腿,用X-X-|XX X-这个节奏型作基础低音节奏 (做音乐的固定节拍);最后对于音乐素养较高的班级可以加入一组歌声,各小组互换练习。这个练习过程基本上让学生很快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与音乐之间发生的种种可能,既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 在强弱教学中融入律动小学音乐本身具有多变性特点,不同的旋律强弱不同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这一特点也对教师开展音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音乐唱游中,为提升学生对音乐强弱的感知力,将体态律动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好地完成相应的知识探索目标。
例如,在学习强弱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4/4节拍的乐曲,而后将体态律动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布置一些活动任务:听到弱节拍时可以跺一跺自己的双脚;听到强节拍时,可以拍一拍自己的双手。通过这种简单的肢体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音乐音调的区别,还能在无形中提升他们对乐曲音调的理解和记忆水平。
(三) 在歌曲感知中融入律动在小学音乐唱游课中,除了进行音乐教学,教师还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对于提升音乐情感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将体态律动融入音乐情感教学,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律动中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其快乐、健康地成长。
以歌曲 《太阳》为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歌唱的过程中加入体态律动。例如在唱到歌曲中“高高挂在天上”时,学生可以双手向上伸展,模仿太阳缓缓升起的动作;在唱到阳光照耀的旋律时,学生可以用手臂做波浪状,模仿阳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这样的体态律动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还通过直观的动作加深了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四) 在音乐创造中融入律动小学音乐唱游课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在对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使小学生在内化与吸收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 《我向国旗敬个礼》 时,教师首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国旗的象征意等,之后讲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小小护旗手”的情景律动游戏,教师播放 《我向国旗敬个礼》 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模拟升旗仪式的动作进行律动,之后加入“护旗手任务卡”,让学生在律动中自己进行创编,自主设计敬礼动作、编排小组队列变化,学生结合“护旗手”的情境,自主思考、创编,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的同时,使他们在律动中形成对国旗的崇敬之情,实现了音乐育德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新教材《唱游·音乐》倾注着前辈继往开来的心血与智慧,为唱游音乐课程开辟了新的道路。律动作为开展唱游课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每一位小学音乐老师都需要重视的。教师需要根据音乐特点设计律动动作,引导学生在律动游戏中学习音乐。实践出真知,上好一节唱游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打磨,深入探究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秉承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热情。
(作者单位:龙里县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