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传统年画与地方资源的融合路径

教学融合

传统年画与地方资源的融合路径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范雪燕

    当下,教育领域正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与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将珍贵的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以贵州省独特的地方资源与传统年画纹样的融合教学为例,为小学美术教育开辟出一条别具一格且意义深远的美育路径。

    一、溯源寻根:挖掘融合教学宝藏

    杜鹃花,作为贵州极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在苗族、彝族等民族文化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油菜花不仅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更体现了贵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辛勤耕耘与不懈追求。

    富有特色的花卉文化,与传统年画纹样中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高度契合。传统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瑰宝,通过丰富的图案和鲜明的色彩,传达出人们对幸福、吉祥、平安的向往。

    《艺术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珍视民族民间美术,积极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强调不同学习领域应相互交融、紧密联系。为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年画纹样与地方花卉特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传统年画纹样与贵州地方花卉资源融合”这一核心,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单元。期望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感受传统年画与贵州花卉艺术的独特韵味;鼓励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创作出融合贵州花卉特色与个人风格的作品,实现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

    二、匠心打磨:优化教学实践路径

    在初次设计 《多彩贵州·花语年意纹样》这堂美术课时,通过展示贵州花卉盛开的壮美景观和精美的传统年画作品,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纹样时,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纹样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初步感知纹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创绘过程中展示各种纹样骨式,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如何依据纹样骨式进行创作。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课程尾声,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结合教师点评,全面评估学生作品,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探究环节,提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分组合作自主收集贵州花卉和年画的相关资料,对两者有初步了解。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两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组织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并展开热烈讨论。在“纹样寓意”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贵州花卉与年画图案寓意的共通之处,选取“杜鹃花与福运”“油菜花与丰收”等典型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设计纹样,加深对文化寓意的理解和运用。

    在“纹样融合创作”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创意,将贵州花卉元素与年画纹样、骨式巧妙融合。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启发学生灵感。如贵州花卉图片、传统年画图案样本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造型,将花卉与年画元素完美结合,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创意的作品。

    三、繁花绽放:见证融合教学成果

    课程开发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不再只是传统课堂上知识的单一传授者,而是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们积极与同事协作交流,共同研究贵州花卉文化和年画艺术,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次研究,教师拓宽了文化视野,丰富了教学素材库,提升了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贵州花卉文化和传统年画艺术,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探究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贵州花卉在民族文化中的丰富寓意,以及传统年画纹样背后蕴含的吉祥祈愿;欣赏和创作过程,掌握了美术技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造型表达想法,培养了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创作环节,将贵州花卉元素巧妙融入年画纹样创作中。有的学生以杜鹃花为原型,设计出“繁花似锦”的年画纹样,用鲜艳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展现杜鹃花的美丽与生机,寓意生活的美好与繁荣;有的学生以油菜花为灵感,创作出“金色丰收年”的作品,将油菜花元素与传统年画的吉祥图案相结合,表达对丰收和幸福的向往。这些作品充满创意与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学生对贵州花卉文化和传统年画艺术的理解与融合。(作者单位:威宁自治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