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民族中学教师张明:
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 |
张明老师与学生交流。 |
本报记者 廖尚海 特约通讯员 伍丽 杨德志
近日,黔东南州天柱县民族中学英语教师张明和往常一样早早地等候在上早读的班级,向每一位进教室的学生问好,这是他多年来保持的习惯。
初见张老师,他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一身简约整洁的着装,尽显教师的干练与质朴。讲台上,他用流利的英语开启当日课程。讲解复杂的句式时,他巧妙地结合生活实例,把晦涩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课间,同学们围住张老师,有的请教难题,有的分享生活琐事。张老师一一耐心解答,氛围轻松愉悦。
从教33年,张老师始终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2020年4月的一天,凌晨3点,女生宿舍管理员打来电话,说学生小霖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张明从床上一跃而起,拿上车钥匙马不停蹄地到学校把小霖送往医院。经诊断,小霖患上急性阑尾炎。
治疗期间,张明一直守在病房,直至小霖的亲戚赶到,他才匆匆赶往学校上课。因为小霖的父母在外务工,平时很难见上一面,所以等她病好出院后,张明就带着她和家人一起到饭馆吃饭,补充营养的同时,为她送去了父亲般的温暖和关怀。
2024年3月,张明剧烈咳嗽10多天,喉咙疼痛沙哑,伴着低烧,身体极度虚弱。临近高考,教学任务重,他不敢耽搁,每天随便吃点药,就坚持到校上课。后来实在撑不住了才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肺炎。医生建议他请假住院治疗,学校领导也劝他先养好身体,但当时他有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同时兼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住院必然会耽误课程,换老师,学生肯定一时难适应。所以他选择了边教学边治疗。白天上课,晚上输液,输液的同时还备课、批改作业……同房的病友都摇着头说,真是个拼命三郎。
“我的学生总是说,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确实,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所以在孩子们的人生关键时刻,我怎么能掉链子呢? 再苦再难,我都要咬牙坚持啊。”张明说。
张明总是这样,凡事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付出,让学生们无比敬佩和感激。
“很多时候我们下自习准备回家了,张老师还在办公室备课、做题。叫他回家,他说不急,他要准备充分些,明天才好给我们讲题。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发自内心地想要学好英语。经过努力,我的英语成绩从90多分提升到了120分。”学生潘雅茹说。
以爱育人,张明用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一教育理念,学生们在他的关爱下,收获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多年高中教学生涯,张明培养了数不清的211和985学子,培养了杨武力、周颖两位黔东南州理科高分考生,他所教过的学生中有10多人被清华、北大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