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参加西部计划最终留在贵州的老师黄莉婷:

让同学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黄莉婷和孩子们在一起。

    本报记者 孟锦群 程佩佩

    “最近的一次活动是植树节时带着学生团员,少先队员代表上山植树,让孩子们共同参与建设绿意仁怀。”3月14日,记者见到了从广西来到贵州求学,又因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最后留在贵州仁怀工作的黄莉婷。

    “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们相处,我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自由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017年,黄莉婷从广西来到贵州财经大学求学,2020年原本计划出国深造的她,因疫情改变出国计划。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学校团委官网看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内心被触动,便毅然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从3年的西部志愿服务者到现在的团仁怀市委工作人员,黄莉婷的工作,大多围绕青少年开展,主要负责少先队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以及希望工程工作。她深知这些工作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活动中。

    少先队工作不仅仅是组织活动,更是政治引领的重要途径。“少先队是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群团组织,它和德育工作不同,有着独特的政治属性。”黄莉婷向记者介绍。为了增强少先队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集中入队仪式、离队仪式等,让孩子们在庄重的仪式中感受成长的意义。在队课宣讲中,她要求少先队辅导员用童言童语向孩子们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还会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让少先队员带着预备队员寻访先进人物,增强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往。”黄莉婷说,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种子。

    为了帮助困难学生,黄莉婷积极为他们争取资源。她带领团队深入乡镇,走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孩子们带到省内、外参加研学活动,让他们开阔视野,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黄莉婷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她与当地学校和社区合作,为孩子们争取学习资源,建立图书角,捐赠文具和书籍;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推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此外,黄莉婷还参与茅台集团“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项目的实施,寻访、走访贫困学生,为他们争取名额,提供助学金。参加工作后的五年来,她帮助了4000多名学生,资助金额达700多万元。“看到这些孩子因为我们的帮助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黄莉婷说。

    来到贵州,扎根贵州,黄莉婷做的所有有意义的事,起初父母是不同意的。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不是让你去吃苦的。”黄莉婷告诉记者,这是当初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父亲给她说的原话。黄莉婷也试图向父母解释这个项目的意义,父母还是不理解,为了让她屈服,黄莉婷参加西部计划后,家里断了对她经济上的支持。

    “你知道吧,仁怀的房租是很贵的,每月2500的房租,支出后,我基本上没什么钱了。还好单位负责了早餐和午餐,我只需要自己解决晚餐。”黄莉婷说,即使遇到生活上的拮据,但从没想到要放弃。

    西部志愿者第一年,黄莉婷就被评上了贵州省优秀西部志愿者,并且连续3年获评省级优秀志愿者称号,2024年评上了全国优秀西部志愿者。2023年获得仁怀市禁毒大扫除优秀个人,2024年获得仁怀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当我把这些荣誉拍了照片,发给父母,他们也渐渐接受了我的工作和认可我的价值,原本和父母紧张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转变。”黄莉婷说。

    “婷婷,我们为你感到骄傲。”这是一次电话里,黄莉婷母亲对她说的话。

    现在,黄莉婷依然在团仁怀市委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西部的热爱,对孩子们的关怀,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