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王艳:我看见红花开遍
![]() |
老城小学创新构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以“深化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为德育目标,构建了“以红育德”的德育工作体系,作为老城小学的德育主任,王艳老师事必躬身。
王艳在老城小学任职多年,不仅担任语文教学,还担任着德育工作的建设,对于学校以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和融入德育工作有深刻的体会。“老城小学毗邻遵义会议会址,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自2015年开始,我们便有意识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当中,在红色文化传承的路上,我们大致走过了萌芽之路、初步融入之路和深入发展之路。”
王艳告诉记者,学校最早组织的红色文化活动,是讲红色故事比赛以及培养“小小红色宣讲员”,到后来订立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组织红色研学、爸妈进课堂上思政课、“红色剪纸”、“红色小剧场”、“红色宣讲”、“巡访红色足迹”、红色广播,举行“红色征文、红色摄影、红色绘画、红色书法”比赛等活动,邀请先锋人物“大先生”走进校园讲红色故事、百花之声……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比如说红色文化进入广播站,是我2017年的时候提出来的,获得了当时校领导的认可,目前也成了学校红色文化融入德育的一部分。”王艳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老城小学总结出了‘3+N’红色文化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在遵义市‘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教育背景下,学校领导提出,我们群策群力共同参与。”
“3+N”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即“大课堂”“中课堂”“微课堂”加上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的。
以“社会大课堂”为主要途径:一是每年寒暑假开展“红领巾”雏鹰假日活动,开展“巡访红色足迹”活动,举行“红色征文、红色摄影、红色绘画、红色书法”比赛等活动;二是“小小红色宣讲员”讲好家门口的党史、走进“时代楷模”、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三是邀请先锋人物“大先生”走进校园讲红色故事等活动。
以“中课堂”为重要抓手开展活动,如:参观红色文化展示厅、讲红色故事比赛、爸妈进课堂上思政课、结合“红色艺术”特色社团活动,如剪纸、小剧场表演及宣讲等,丰富活动形式。
以“微课堂”为主要载体开展微活动,如:“学习强国”进入学校“静听花语”广播站、“小小红色宣讲员”讲述红色故事等。
长期负责德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让王艳养成了更乐观、更豁达、更有大局观的性格。“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红城遵义人,红城遵义的老师,我会继续带着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讲好遵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她满怀激情地吐露了心声。
由己及人,红色文化也深深影响着王艳的家庭,平日里,她常与孩子共读红色故事,鼓励孩子踊跃参与红色故事讲述比赛。“在节假日我会带上孩子到遵义会议纪念馆、苟坝会议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年清明节带孩子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向英雄烈士们敬献鲜花,让孩子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