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根植思维素养学习力 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李守志
贵州省丘成桐少年班(以下简称少年班)是为早期发掘和培养数学等基础学科人才的初高中贯通及大中学联动的一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少年班聚焦“学科思维挖掘、学科素养培养、学习力提升”三大核心竞争力,开展数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多元、个性的学习平台来培养综合实力强劲、特长水平抢眼的高质量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学科思维挖掘策略研究
探究精神是学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勇于质疑,以此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同时,教师还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及学科精神,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初一生物课上,教师准备了一只活鱼,指导学生观察其游动形态及呼吸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鱼注氧,最终在实验室带领学生进行解剖,观察并记录内脏分布情况、鱼鳃内部结构。学生的亲手操作不仅深化了他们对鱼类生理结构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从而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精神。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设计简易鱼缸增氧装置,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技能,它涉及对信息和不同观点的深入分析、评估和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观点和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论证能力,进而显著提升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思维水平。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和材料,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论证能力。例如,在少年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和论证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此外,少年班还鼓励学生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查询文献和撰写学术论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和有深度地参与到学术讨论中。
多元思考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让他们能够体验和尝试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观点。少年班通过初高中一贯制培养模式,采用小班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理特长和综合素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接受基础学科的深入教育,还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从不同学科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科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课内学科整合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与学习。通过关联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助力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学习框架,进而提升其学科间的融合与应用能力。例如,数学、物理、化学教师会共同教研,交流学生学习内容及成效,整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抓手,构建跨学科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实践性的学科学习,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课外学科拓展是指学生在课外选择参加与学科相关的活动和竞赛。首先,参与数学、科学、文学等学科竞赛和活动,学生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基,以传统文化和贵州本土文化为重,以前沿科技和实践创新为要,开创“红色培根、文化铸魂、科技引领”的三大主题游学课程,真正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学习即学生参与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跨学科项目,综合运用各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参与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他们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途径。第一,了解学情是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日常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能力和需求。这些信息都是制定个性化计划的重要依据。第二,定制计划是个性化学习方案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与学生共同商讨并确定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应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包括课程安排、时间分配、复习计划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学习。第三,动态调整是个性化学习方案的灵活性所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反馈意见,适时提醒并协助学生调整和优化学习计划,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是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必要条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着力培养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与方法,并进行定期的学习效果评估与反思等。培养自我监控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以确保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激发学习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内核驱动。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供资源支持是自主学习的保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课程、学习工具等,可以帮助他们拓展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手段。采用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合作学习是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融合信息技术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优质学习资源,延长课堂生命,扩展学生视野,在助力学生多元且个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初中这一重要成长阶段,学生需要立下宏伟的报国之志,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培养出扎实的学科思维、学科素养以及强大的学习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