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本草奇遇”之旅
南明区纪念塔小学开展学习传统医药知识活动
![]() |
![]() |
![]() |
本报记者 何雨家
“白芷、花椒籽、火麻子、青稞、蒺藜……我今天认识了很多药材!”
2月20日,贵阳市南明区纪念塔小学校园里弥漫着阵阵药香,一场神奇有趣的中医药文化之旅在此开启。作为新学期的开学文化周活动,本次主题为“悠悠中草香,国粹润童心”,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医药知识,同时培养健康意识与文化自信。
现场,一场精彩的情景剧 《孙思邈大医精诚》将千年前的医学巨匠孙思邈“请”到了孩子们面前。演员们生动地演绎,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聆听这位被誉为“药王”的医学家讲述行医之道。六年级学生杨皓辰告诉记者:“孙思邈不仅医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精神,这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意。”
另一项备受欢迎的活动“中药飞行棋”,则是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的绝佳方式。孩子们通过掷骰子、闯关答题的方式,了解了中草药的分类、功效以及历史典故。指导教官介绍:“我们希望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把深奥的中医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欢笑中学习。”
除了户外实践,学校还开设了两门特色课程“探索中医药文化”和“经络学养生”。在探索中医药文化课上,孩子们通过观看纪录片、聆听讲解,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以及中药的基本属性。
经络学养生课程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经络按摩方法,例如按压合谷穴缓解头痛、按摩涌泉穴促进睡眠。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惊叹于人体自我调节的神奇之处。
文化周的另一大亮点“中医集市”吸引了无数孩子的目光。草木染、风筝制作、剪纸、糖画、水拓画……一个个充满传统韵味的手工摊位,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本草文化的美妙还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草木染体验区,孩子们用蓝草、栀子、黄芩等天然植物染料,在白色棉布上印染出独特的花纹。另一边,猜字谜赢香包的活动摊位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着老师,争先恐后地猜关于中药材的字谜“老实忠厚”(答案:厚朴)、“三九时节”(答案:天冬),并兴高采烈地领取精美的艾草香包。
六年级学生廖亦斐同学兴致勃勃地拿起中药材告诉记者:“今天我学习到了哪些中药材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不能食用的,原来大米也是一种中药材! 蒲公英的味道尝起来又苦又涩,菊花味道则带一点甜味。”
“文化的传承在点滴中发生,而孩子们的热情和收获,正是最好的证明。”纪念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贤诗希望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