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培养
幼儿园大班自主游戏探究
柯露
在幼儿园大班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这并非易事,当前的大班自主游戏中存在形式单一、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等问题。沙玩游戏受到了幼儿的广泛喜爱,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教育契机。教师要抓住沙玩游戏的优势,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提供真实自然的实践环境,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支持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实践,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激励提出问题:从爱玩耍到爱思考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沙玩活动中,通过增强幼儿的质疑精神,激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能够让幼儿对自然环境进行积极地探索,进而强化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沙玩自主游戏中,有的幼儿在拿铲子挖沙子,有的幼儿在向沙子中喷水……而乐乐和闹闹在比谁挖的水沟更长。但游戏结束时,教师两位小朋友还没有得出答案。老师告诉孩子:我也不确定谁挖得更长,我们需要量一量才知道正确的答案。听到教师的提醒,孩子们开始思考“谁挖的水沟更长”这个问题中的“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且想到了用手掌去测量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问题。如此,通过激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对幼儿自发的提问、探究行为表示赞赏,能够让幼儿逐渐养成爱思考、爱分析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丰富材料投放:从单一性到多元性
材料的使用是进行沙玩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准备不仅有助于幼儿感知能力的提高,而且,有效的应用也能激励幼儿探索不同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让幼儿对工具的使用能够逐渐摆脱功能固着的限制,在创造性的应用中获得更好的科学探究体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第一次组织幼儿进行沙玩游戏时,教师为幼儿展示沙玩游戏的场所,并且和幼儿共同在园内搜索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可以用在游戏内。一开始,孩子们找到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材料,包括铲子、勺子等等。接着,教师发现晓丽拿来了一瓶水,问老师:老师,可以用水来玩沙子吗? 教师表示可以,并且鼓励孩子说一说想用沙子来做什么。之后,在游戏中,教师持续对幼儿进行观察,并且通过演示、环境改造、提问等方式,激励幼儿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材料,探索更多新奇的用法。
三、促进猜想验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猜想验证是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有效的猜想对幼儿思维的发展以及思考积极性的调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促进幼儿的猜想假设,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引导作用,用适当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让幼儿能够逐步做出合理的猜测,并且在深入的讨论中学会推理,实现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沙玩游戏中,教师观察到有几个孩子围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其中一个孩子过来喊教师。教师上前去,了解到事情:原来几个孩子制作了一个水坑,之后又发现这个水坑在吐泡泡,有的孩子说里面有鱼,有的说是风吹起来的……孩子们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于是来询问教师。见状,教师对孩子们说:大家猜一猜,这些泡泡是怎么产生的?于是孩子们又开始进行了观察和交流。过了一会,有孩子猜想是因为水管在这里放水,这里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泡泡。在提出猜想之后,孩子们并没有验证的想法,于是教师继续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才可以证实自己的观点。之后,孩子们终于想到了方法:将水管停住,这样就可以形成对照了。接下来,孩子们大胆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发现在停水之后,泡泡果然也不产生了。
在幼儿园大班自主游戏中实现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沙玩游戏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科学教育契机,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实践中获得科学探究能力上的发展,进而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三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