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毕节市教育工作暨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
![]() |
毕节市实验小学书法特色社团上,孩子们正在专心练字。李亮摄 |
![]() |
黔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在进行花样跳绳。王纯亮摄 |
本报记者 肖知潞 王军
2月11日,2025年毕节市教育工作暨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毕节市教育工作成绩,谋划部署2025年教育工作安排。
2024年毕节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广大群众教育需求,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和“九大工程”,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校园环境和谐稳定,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做了积极贡献。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毕节市教育系统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底线,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引领 铸魂育人谱新篇
过去一年,毕节市教育系统高举旗帜、铸魂育人,党的全面领导展现新成效。严格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培育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等30个,培育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学校50所。全面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创新,成功承办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贵州省) 建设工作调度会。全省教育系统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大比武中,毕节市获奖数为各市 (州) 最多,市教育局参赛作品以第一名获得“市州组”一等奖。
教学质量突破跃升新高度
锚定目标、扛起责任,过去一年,毕节教学质量提升取得新突破。深入落实 《毕节市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十条措施》,组团外出考察学习,逐县调查研究,逐县分析研判,逐县召开教育教学质量突破提升工作推进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2024年高考,全市本科综合上线率首次突破50%,达到54.41%,同比提升11.47个百分点。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黔西中职学校获得“金奖”,拿到毕节市职业院校的首个“国赛金奖”。2024年省级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获等次奖8项,位列各市州第二;立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0项,位列各市州第一;省级优质课评选中,获等次奖70项,总体成绩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资源优化优质培育创佳绩
过去一年,毕节市教育系统整体推进、重点发力,优质资源培育再创新佳绩。实施新建、改扩建教育工程项目100个,新增学位4.3万个、初高中寄宿床位2万个,全面实现适龄儿童年满六周岁入学。1114所幼儿园“薄弱园提质”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占全省的31.92%。在新增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基础上,又有4所通过省级示范园第一次评估,为历史最多。威宁民中申创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黔西树立中学申创特色示范性高中通过省第一次评估;威宁九中、毕节二中申创省示范校通过市级评估,初具条件。新增省级优质中职学校3所,总数达到7所,优质校占比达到58%,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为各市(州) 最高。毕节职院牵头成立西南地区新型综合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毕节工职院牵头成立毕节煤炭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推动产教融合共谋发展、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了新突破。
共兴尊师风尚完善强师举措
过去一年,毕节市教育系统奖优罚劣、赋能鼓劲,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通过特岗计划和公开招聘补充教师2720人;培训校 (园) 长5093人次,“召回”培训中高考薄弱学科教师3.2万人;新增省级名师名校长23人、省级骨干教师80人。经民进中央联引,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合作共建毕节市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暨国家西部省份市县教师教育新体系。隆重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扬大会,市县两级共表扬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2792人,发放奖励和慰问资金2500余万元。10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表彰。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教师职业荣誉感有力提升。
教育保障深化改革开新局
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过去一年,毕节教育发展保障开创新局面。制定出台《毕节市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办法》和《毕节市教育民生资金大数据监测平台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开设教育民生资金专户,将教师工资、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四类资金纳入专户封闭管理;开发“教育民生资金监测系统”,制定各类经费分级预警规则,明确各类资金拨付时限,让教育经费管理从“事后跟踪督导”转变为“事前预警监测”。2024年以来,毕节市教育经费总体执行率,特别是工程项目建设和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执行率跃居全省前列。
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出硬招、真招、实招,全力解决群众所需所盼,通过一件件掷地有声的民生实事,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实现新提升。围绕教育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公平、校园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超常规开展整治整改。多措并举、平稳高效完成463名公办教职工在民办学校任职清退工作,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卸下影响教育公平的包袱。紧紧围绕“安全、营养、可口”的目标,紧盯资金、食材、管理、质量“四个重点”,创新出台学生餐管理“八个严格”措施,一体推进,打好学生餐集中整治组合拳。全面规范学生餐资金收支管理,排查清退结余资金7000.75万元,惠及999所学校56.58万名学生。资金拨付有力保障、食材价格更加合理,餐食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受到学校、社会一致好评。强化培训指导,积极访企拓岗,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驻毕6所普通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86.56%,较去年同期增长3.94个百分点,比全省总体落实率高1.3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