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占刚:
校企协同,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 |
占刚 |
![]()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开展实训。(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
本报记者 任伟
2月10日,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占刚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占刚表示,学院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面向“六大产业基地”,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群结构,主动对接大数据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千亿元级主导产业集群。
近年来,学院与贵州航天科工十院建立战略合作,服务产业备份基地建设;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云上贵州数智创新产教融合基地”服务算力保障基地建设;与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合作共建“白酒包装设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服务白酒生产基地建设;与贵州钢绳集团、遵钛集团合作,服务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与贵州能源集团合作,服务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与贵州长江汽车、吉利汽车合作,服务“电动贵州”建设。
“我们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忠诚弘毅、精业创新’为内涵的新时代工匠为目标,协同校企双元主体,构建特色鲜明的‘五维五感,三线军工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占刚介绍,学院已编撰完成《初心不忘-三线建设军工文化》等校企双元特色教材10本;创新“五位一体”学生素质培养体系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以“三线·军工”文化为背景的舞台剧《星河》演出覆盖人数2.8万余人;应用“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系统”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素质画像,优秀率达92.19%。
与此同时,学院不断夯实“五个一批”工程建设。培育全国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9人,贵州省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43人;多次获得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学习型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全省高职院校2023年度综合考核中被评为“第一等次”;创建2个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
“作为新划转到教育厅主管的省属高职院校,我们感到肩负着更加艰巨和光荣的使命,我们将按照会议精神,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学校‘五金’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和特色教育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占刚表示,学院将以落实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训试点基地建设为契机,聚焦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建设贵阳白云产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一方面,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撑。进一步深化与贵阳经开区和航天科工十院“贵阳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与中国振华集团“数字化转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加强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紧密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参与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落地与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共建数据要素产业园,在校内引入数据产业链全生产线,紧盯数字经济产业人才需求,搭建面向数字经济技能人才培养的产训平台,实施“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
此外,学院还将着力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加紧研究振华产业学院建设方案,面向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深入推进专业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有机融合,推动形成“校企共治、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