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蒋骞:
紧跟改革潮流,加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 |
蒋骞 |
本报记者 潘国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奠定终身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两会上,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清华中学校长蒋骞,针对我省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带来《关于加强我省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的提案。
蒋骞表示,2021年贵州省进入高考综合改革,采用“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界限,赋予学生更多科目选择权,这使得生涯规划成为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新课程、新高考改革不仅倒逼学校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也凸显了生涯教育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谋划学业与职业方向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调研,蒋骞发现,当前我省许多高中学生和家长对生涯规划理论知之甚少,部分学生甚至对职业生涯毫无概念。这导致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盲目选择,所选科目组合与未来专业意向不匹配,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所录非所愿”,甚至有人选择退学重读。
具体而言,我省生涯教育有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一是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单一,多数学校以升学信息、志愿填报为主,缺乏职业认知与探索、生涯决策等实践性与针对性的能力训练;
二是生涯规划指导师资缺乏,既有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实践指导的专职生涯指导教师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都极为缺乏;
三是发展指导实效有待提升,多数学校课堂理论讲解过多,缺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互动、合作、探究与实践,指导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是校家社资源开发不足,学生“百行体验”活动缺乏统整,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大学的沟通与合作不够紧密。
针对这些问题,蒋骞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构建高中阶段生涯教育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生涯教育指导意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中阶段生涯教育体系,并开发生涯教育课程资源,为学校提供专业的资源支持。
二、加强生涯教育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建立生涯教育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鼓励高中学校借助校外专业人士的力量,整体搭建生涯指导师资团队。
三、加强实践指导与个性化指导。注重实践与探究指导,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效;同时,重视选科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职业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理性进行生涯规划。
四、加强资源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加强大中衔接,组织学生到高校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加强家校社的联结,充分利用家长、校友、社区等资源,为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
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顺应教育改革潮流的必然之举,更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蒋骞呼吁相关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省高中生涯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