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城关四小奏响质量兴校“六部曲”
![]() |
学校实行五育并举,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 |
本报记者 刘绍波
近年来,黔东南州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在“和美”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办学宗旨,聚焦常规抓落实,提高素养强师魂,夯实基础促提升,在以研促教、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立德树人和反馈强基上持续发力,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强校培育工作,奏响质量兴校“六部曲”。
示范引领“强”起来
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依托“党建+”工作路径,创建“1+6+N”党建品牌,一以贯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铸魂行动”、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五星支部创建”“一晒两亮三比”“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包保”、师德师风专项行动等,达到思想融心、精神融德、信念融志、目标融力、使命融魂、让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唱响育人“主旋律”、建强育人“主力军”、筑牢育人“主阵地”、赋能学校“主业务”、推动育人“主引擎”、勇担育人“主心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教学教研“实”起来
以教师发展中心、省内优质学校组团帮扶和集团校为依托,构建以校内教研为主导,跨校教研为辅助的双线教研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教研为支撑,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亮相课、观摩课、示范课、达标课、同课异构等为切入点,扎实组织开展“四研”:研标、研教、研学、研评。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切实提升教研实效,形成了互学互鉴拓思路、携手共进促提升的教研氛围。
提质增效“准”起来
该校常态化抓实做细课堂教学主阵地建设,全覆盖开展教师课堂达标评价。聚焦课堂教学,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学习体验”、开展学习方法展示交流和阅读分享为核心,积极开展“三教”理念引领和美课堂教学实践。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五精、六环节”要求,“五精”即精导、精讲、精练、精辅、精结,“六环节”即情境导学、引发思考—新知探学、激活思维—提炼领学、强化重点—应用固学、解决问题—当堂验学、检测目标—收获悟学、提升素养,让课堂教学“有情境,有思考,有交流,有展示,有检测”,将“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统一,提升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过程管理“精”起来
实行教学常规 (红黄蓝绿)“四色”管理,规范常规管理“备、上、批、辅、测、评”六过程,做实做细常规教学“精、准、严、实、细”要求,对教师备课、教研、上课、作业批阅、纠错改错、规范书写、测试分析、课外阅读、提质增效等进行规范化、常态化过程考核,周汇总、月公示、学期综合考核积分奖惩。
随机推门听课、领导约课,课后检查教案、点评交流,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跟踪问诊,各年级学科组长、教研组长精准听课,诊断教学质量不高原因,并限期整改。
全面发展“活”起来
开展学习体验展评、“天天”工程 (天天书写、阅读、算术)、阅读分享展评、“班班有歌声”比赛、班级足球超级联赛、学科素养练兵、书法绘画手工展演、手抄报展评等活动。
开设阅韵书香、神奇数学、科学实践、趣味英语、书法、创意画室、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棋艺社、合唱、播音主持、舞蹈、3D打印、手工制作、趣味折纸、腰鼓、侗族大歌、侗族琵琶、葫芦丝、刺绣、扎染、劳动技能等36个体艺科技校本课程。
反馈督查“细”起来
积极倡导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反思,多总结,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在年级组内、学科组内开展评课反馈、素养评价、业务反馈教研等,对阶段工作总结反思,为今后工作提供修正策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常规工作实行常态化“五步”管理法,提升教师从教“专”“新”“全”“实”的专业水平,引导教师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能力转作风,求真务实提质量。
在提质增效的路上,城关四小人将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落实上落地生根,统一思想认识,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驱动,扩资源、抓管理,强师资、创特色,抓实做细“教”“学”“研”过程管理,把教学质量提升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