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把好“四法”有效破解学生作文难题

教学探究

把好“四法”有效破解学生作文难题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钟家武

    文如其人,写作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很多学生面对作文,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如何破解中小学生写作难题,本人认为要从积累、生活、练习、激励入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一、储藏丰富素材

    知识的宝库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古今中外善为文者,大都注重知识的积累。广积丰富的作文素材,用时才能文思泉涌,水到渠成。

    (一) 广泛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感悟写作技巧的良好途径。要从小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结合学生年龄段引导他们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中外名著等书籍。

    (二) 积累词句。“学文如聚沙”。学习语言文化要靠长期积累,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从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各种文体中,把好词佳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用本子摘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归类,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

    (三) 加强背诵。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也是积累词语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趁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的时候,多读多背,不断增加语言文字的积淀。

    二、丰富真实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开发写作资源,自然要走进生活。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提高写作的真实性。

    (一) 感悟生活。生活有多丰富,作文就有多宽广。在家里,让学生多关注父母,感受父母的劳苦。在学校,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在社会,让学生多留心社会焦点、热点话题,引发思考,发表看法。

    (二) 品读自然。大自然是一部活的教材,蕴含着丰富、鲜活的写作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多走出去,到学校劳动基地去看植物生长,了解其生活习性和栽培方法。

    (三) 深入观察。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读自然中,要多观察、多留心、多思考、多体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为写好作文提供铺垫。

    三、扩展广阔思路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练笔,多练思考,多练表达能力,通过记日记、说故事、扩思路等练习,为作文扩展广阔的思路。

    (一) 记日记训练。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笔形式。坚持写日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记录自己的成长点滴,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写作的习惯。

    (二) 说故事训练。讲故事,最能锻炼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一些讲故事的活动。在说故事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实际,选取多种方式开展。

    (三) 扩思路训练。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架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培养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关键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与写作能力是十分密切的。

    (一) 平时成果展示。教师要多给学生搭建作文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别人的阅读认可中增强信心。比如黑板报、文学角、广播站等。

    (二) 组织参加竞赛。可依托校园文学社,组织有奖征文竞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比赛,通过对比赛作品的打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

    (三) 推荐报刊发表。对作文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精选学生佳作重点辅导,向适合学生的报刊投稿。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黎平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