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文化内容融入英语教学?
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邀请教育专家答疑解惑
![]() |
教育专家现场交流指导。 |
![]() |
鲁教授带来的绘本阅读课。 |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朱翠 谭敏)近日,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邀请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成员、《英语课程标准》 修订组成员鲁子问教授参加交流与指导活动。
鲁教授依托《文化中国英语学习绘本》 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绘本阅读课。随后,他通过层层真实的问题链,带领学生深入阅读绘本,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用英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紧接着,鲁教授带来了“文化融入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4修订) 》 的出台,文化意识要求也有新的变化。他提出了一条文化融合的教学路径,核心在于分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素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他说,AI时代,英语教育融入文化极其重要,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价值体现,是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汲取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与灵感,为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
据了解,近段时间,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积极承接贵州省国培计划整县推进项目,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站长刘婷婷老师基于教-学-评一体的课堂观察,组织工作站成员深入培训基地学校的英语课堂。他们聚焦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准的分析,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反馈。
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贵阳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罗亚丽则针对三新背景下基于语篇分析的教学设计,开展了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她深入剖析新教材、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要求,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指导教师们如何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语篇阅读中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谭敏老师围绕主题班会的基本规范与设计实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她从主题班会的类型、基本定位、理念、内容、设计要求、实施要求、方法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活动,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主题班会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点。教师们学会了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班会类型,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使主题班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安龙县国培计划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作站的老师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培训基地学校的教师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教师们在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水平和主题班会组织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表示,未来,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