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6版:文化 -> 枫香染: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枫香染: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儿童研学。图片来源:微博@枫香冉

复旦大学学生赴惠水研学枫香染。

惠水播潭村妇女们正在制作枫香染。

枫香树。

枫香树脂。图片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枫香印染制作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冉光津。图片来源:微博@枫香冉

纹样绘制。图片来源:非遗故事

    在贵州,有一种被称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那就是枫香染。

    枫香染,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南州的惠水县雅水镇布依族地区、鸭绒镇苗族地区,以及黔东南的麻江县龙山镇河坝瑶族地区、从江县岜沙苗族地区。枫香染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

    由贵州省惠水县申报的枫香染技艺,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枫香树成就枫香染

    要认识枫香染,我们先要认识枫香树。

    枫香树,是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植物,是典型的荒山“先锋”树种,树形婆娑优美,树冠宽阔,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也是黔南州的“州树”。枫香古树为黔南州古树数量之最,是展示黔南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古代,枫和枫叶一般指的是枫香树及其树叶,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林”即指枫香树林。

    枫香脂,则是枫香树分泌的具有香味的树脂,晋代嵇含的 《南方草木状》 中写道:“枫香,树似白杨,叶圆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大如鸭卵。”

    枫香染的工艺流程是将枫香树脂与牛油以1:1的比例混合,动物油脂能为枫香树脂增添韧性和柔软度,使其不会轻易破碎或被染剂渗透,用文火煎熬后过滤形成枫香油,然后用毛笔蘸上枫香油,在布上描绘图案,再将织物浸入蓝靛染缸中反复浸染,未被油脂覆盖处呈现蓝色。

    染色完成后,将布料浸入沸水中脱去枫香油脂,显出白色纹样。脱脂后再用清水漂洗、捶打织物,晾晒、碾平后枫香染制品就完成了。枫香染制品主要被裁制成服装、背带、床单、被面等日常用品。

    枫香染图案见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枫香染的纹样清新明快,其图案精细入微,富含吉祥寓意,深刻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丰富的历史变迁、生活状况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些纹样巧妙运用了谐音、符号和转喻等方法,生动地描绘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民俗文化。依据纹样的题材分类,枫香染纹样可划分为四大类: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其中,太阳纹作为布依族枫香染中常见的自然纹样,象征着希望,体现了布依族对自然的崇敬与深刻理解。其形态在枫香染作品中不断演变,如今多以“团花”或“太阳花”的形式呈现,寓意着生活的繁荣与吉祥。

    在瑶族枫香染中,太阳花作为中心纹样常与其他动植物纹样搭配使用,象征着在阳光普照下,万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水波纹则常与鱼纹相伴,反映了布依族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此外,云纹与雷纹常组合出现,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当它们与太阳纹共同使用时,则寓意着风调雨顺,生活和谐美满。

    在布依族的枫香染中常见的动物纹样包括凤凰、蝴蝶、鱼以及喜鹊等。

    据布依族古歌 《射太阳》 记载,蝴蝶曾在危难时刻拯救了布依族先民,因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枫香染中,蝴蝶常与花朵相伴,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寓意着富贵花开、福气不断。同时,蝴蝶也象征着自由、幸福与爱情,常被用作被面、服装的装饰图案。鱼纹样在布依族枫香染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枫香染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在承袭的过程中人们会随着时代变化对其进行选择和创作。枫香染的图案纹样及其寓意都是当地文化中的瑰宝,是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见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枫香染手艺传承方兴未艾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枫香染的传承与发展是闭塞的。受地形与农耕文化的影响,瑶族枫香染主要依靠当地家族女性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延续,而布依族的枫香染在早年间以家族男性为传承主体。

    2008年,由贵州省惠水县申报的枫香染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枫香染才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为突破枫香印染技艺长久以来的传承男性优先、家族内部传承的传统束缚,贵州省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拓宽培养枫香印染传承人的途径。在人力资源和财政支持上,建立基地、设立传习所和非遗工坊,邀请资深手工艺人收徒传艺。

    同时,定期举办枫香印染技艺培训班,这些培训不仅显著提升了妇女群体的就业技能和劳动素质,还培育了一批技艺精湛的新锐骨干,有效扩大了枫香印染技艺的受众基础。

    麻江县还积极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学院等学校展开研学合作,推广枫香染。

    贵州惠水县的冉光津在贵州盛华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中心接触枫香染后,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枫香染的推广工作。

    2017年,在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下,冉光津创办了贵州津致雅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她表示:“‘津致’是‘精致’的谐音,‘雅’是文雅,‘阁’是女孩的闺房,意思是把布依族的枫香染发展成精致的手工艺品,用女孩的努力去推广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冉光津和团队一起深入研究与枫香染相关的手艺,制作出一系列枫香染技艺制作的生活用品,如包袋、鞋履、围巾、帽子、人偶等。

    “近看如工笔画,远观似青花瓷”的枫香染,在传承与发展之路上仍然充满挑战,但我们也看到,它已经开始迈向一个更加广阔和多元化的未来。可以预见,随着枫香染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它将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光彩。

    现如今,惠水各中小学都开设了枫香染教学课程,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

    最值一提的是,国家对枫香染“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枫香染技艺传承人也纷纷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惠政策,不断做强做大枫香印染产业。

    综合服饰导报 天眼新闻 多彩贵州文化云公众号 青春好花红公众号 多彩贵州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