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周渔璜诗歌赏析
![]() |
《桐埜诗集》收录了周渔璜所写的300多首诗。 |
据不完全统计,周渔璜一生中写了500多首诗,而 《桐埜诗集》共收录了352首,记载着作者任职翰林期内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诗人思想成熟、造诣升华阶段的精品之作。
《丁丑年十一月出都作》,我们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周渔璜入仕任职翰林庶吉士之后,应该是第一次离开京师而作的诗,这或许是他诗意人生的起点。
丁丑年十一月出都作
周渔璜
五年云树笑归迟,旧路天涯客子知。
涿鹿风烟如往岁,芦沟雪月待新词。
贫教仆从无颜色,冷畏同人饯别离。
检点行囊夸富有,虞山画轴麓堂诗。
周渔璜的这首诗,其实是一首七律,且不说格律、对仗和韵脚的工整规范,就从字词组合和意境表达上,都可圈可点,咀嚼有味。他在诗里还用了很多典故,但读起来也比较顺畅,不显其生硬和苦涩,也不影响其内涵的理解和造成诗味的流失。我们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五年来的心情和境况,不管作者怎么样裹,怎么样藏,我们都能觉察到作者的离愁和归怨。人生的离散本就是无期或无奈的,唯其诸多做不到的事或完成不了的心愿,也只有化作诗来表述。
泛舟西湖夜半始归
周渔璜
钱塘门外烟如织,放鹤亭边水似油。
棹泼绿醅衣染翠,小舟一叶漾中流。
城中拄颊见青山,寄兴飞鸿落照间。
烟霭殢人行不进,楝花风里棹舟还。
四山楼阁翠微中,荷月菰烟杨柳风。
城畔数声渔唱晚,菱歌又起六桥东。
烟水弥漫晚棹迷,峰峦出没翠鬟低。
数声短笛临风急,千楼残霞落向西。
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
《泛舟西湖夜半始归》 是周渔璜的一则七绝组诗,一共有七首,可能有些诗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里,我们先看这五首绝句,有两首是平起入韵,有两首是平起不入韵,有一首是仄起入韵。我们先不管是什么起入韵或不入韵,作者起笔都很老到,直击要害,那就是写实,从实事或实景入笔。注重了实际的描述和形容,使人有直视或亲临的感觉。而且在事物的描摹过程中,还注重用典,比拟得也很到位,用词造句也很畅达隽永,不入俗套,不落窠臼,彰显了作者的博学和创作功力。“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广为诗家所艳称,颇有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味道,异曲同工,可谓说是妙绝妙哉,世人所广传。
题查声山学士花溪石漾图(其一)
周渔璜
落落长松阴,清溪一道深。
潺淙历危石,宛转入花林。
素鲔乐空水,凫鸥卧烟浔。
石上垂纶客,临渊非世心。
诗歌描绘了一幅松树茂盛,清溪深深的宁静景象。溪流潺潺,流经险峻的石头,仿佛进入了一个开满鲜花的森林。白鱼在清澈的水中自在游动,野鸭在烟雾缭绕的水边休息。一位钓鱼者在石头上垂钓,他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这首诗,通过描绘贵阳花溪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影响了后世无数读者和诗人。
来源:西南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