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科技创新“追光者”
刘雪梅: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动力
![]() |
本报记者 张凌
“这个项目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团队的荣誉!”在今年的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领衔的项目 《离子通道在多器官上皮黏膜保护及黏膜损伤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荣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哮喘等被认为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对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病机理及新的治疗靶点探寻迫在眉睫。”刘雪梅介绍,既往研究多关注黏膜损害因素增强导致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生,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病因素中是否还存在更为关键的核心靶点,需要深入探寻。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一类贯穿细胞膜的亲水性蛋白质微孔道,上皮器官黏膜细胞顶端或基底侧存在多种离子通道,但具体生理功能及其在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病中作用不清。”刘雪梅带领团队,从黏膜保护减弱角度切入。
历经15年刻苦攻关,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资助下,系列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发现了以SLC26A9为代表等20种全新离子通道与多种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离子通道功能缺失或障碍介导相关离子分泌或吸收障碍,致使黏膜保护减弱是导致黏膜损伤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贵州省消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庹必光教授带领下,团队深耕离子通道与胃肠黏膜保护及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庹必光教授科研成果“肠黏膜上皮细胞碳酸氢盐分泌及其机制的研究”获2015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雪梅教授科研成果“离子通道对多器官黏膜上皮保护及在黏膜损伤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2023年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学科先后获得贵州省胃肠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离子通道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实现学科传承创新、稳步快速发展。
“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国民大健康需求以及疑难罕见疾病诊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向下深耕、向上开花、向前突破,迎难而上,尽我所能为人民大健康服务。”刘雪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