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 科教育人
毕节一中:赓续红色血脉培育优秀学子
![]() |
校园一角。 |
![]() |
本报记者 潘国虎 特约通讯员 张晓龙 张娟 沈婷 吴炫
在黔西北乌蒙山区,有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毕节市第一中学,这所始建于1931年的学校,如今已历经93年风雨洗礼。
作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首批文明校园,毕节一中始终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彰显“红色引领、科教育人”的办学特色,持续在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中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近5年,该校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共获全国、省、市等级奖1701人次,其中全国等级奖326人次。该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30多项荣誉。
更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生源基地。
走进毕节一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重而典雅的校园环境。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学术殿堂。然而,毕节一中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所点燃和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是毕节山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摇篮。
毕节一中作为一所红色学校,在这里,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每一寸土地,在这里,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这里,“红色引领”成为毕节一中办学特色之一,红色文化沁润着校园每个角落,红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红色引领、科教育人”的办学特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以校内校外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血脉的赓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8月2日,在第四届(2023-2024学年)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中,该校高一 (11) 班黄铭睿与陶旭2名同学斩获了全国一等奖。
同月31日,该校教师葛永普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大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作品一等奖、被评为本届大赛“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等多项奖项的喜报也随之而来。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示了毕节一中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是学校“红色引领、科教育人”办学特色的彰显,更是秉承萧克将军题词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校训的成功实践。
近5年,毕节一中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全国、省、市等级奖1701人次,其中全国等级奖326人次。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45所计算机优秀参赛学校”,多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除了扎实的学科教学外,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毕节一中积极推行新课改,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涵盖了红色《学校传统教育读本》、英语《听力与口语》《国学》等10余门校本必修课程及学科类、科技类等35门校本选修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同时,组建有模拟政协社团、文学社、管乐团、校园电视台、科技协会等45个学生社团。让每一个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自建校以来,毕节一中向高等学校输送了4万余名优秀学子,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远涉海外。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博士生400余人。他们成绩卓著,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目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2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63人,省级名师16人,省级骨干教师31人,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省级劳模工作室、省级“智库专家工作坊”等10余个。
乌蒙耀星火,精神传千秋。未来,毕节一中将继续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红色引领、科教育人”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