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赓续贵州文脉 筑牢文化自信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播路径初探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陈欣正在翻阅相关书籍。

团队研究的部分书籍。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播研究团队。

    陈欣 陈亦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贵州“四大文化工程”,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播研究团队 (2023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先锋号”) 致力于贵州文学文献的深度挖掘、整理与传播,以编纂出版珍贵文献、新媒体技术跨界传播、开发贵州文学课程等为抓手进一步发掘贵州文化、赓续贵州文脉,推动构建多元视角下的贵州文学形象,以多彩贵州文化自信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一、爬梳剔抉:持续挖掘整理,丰富文脉内涵

    贵州作为建省较早的明代前期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现存大量珍贵的文献,记录了贵州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研究贵州历史文化、挖掘民族智慧的重要载体。21世纪以来,贵州文献整理出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出版工程,如《贵州文库》《安顺文库》《阳明文库》等。这些大型项目不仅填补了贵州文献集成出版的空白,还为弘扬贵州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和研究贵州文学文献是非常重要的。贵州文学文献是贵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了贵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贵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贵州文学文献,人们可以深入了解贵州的文化渊源、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贵州的历史文化。贵州文学文献的整理和传播有助于提升贵州的文化软实力,增强贵州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表达。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播研究团队专注于贵州文学文献深度挖掘、整理与传播。目前,团队已经全面展开对《全黔诗》的整理和编纂,对贵州从明代建省到民国时期的诗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此外,团队已经开始对《唐炯集》《傅寿彤全集》《贵阳何氏家集》《周渔璜诗集》等的点校整理和研究,近年将陆续出版。

    二、以文聚力:推进团队建设,创新路径方法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播研究团队聚焦贵州文学文献整理和文化传播,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形成研究合力,通过文献搜集、资料整理、研究阐释、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等途径,挖掘贵州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文学文献的内涵与价值。在研究方法上,团队坚持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本着摸清文化家底的理念,对贵州文学文献进行从古到今全覆盖的整理研究和阐释传播。既注重对贵州文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又要对贵州文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风范进行深入分析。既要对贵州籍文人文学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又要从大型类书、丛书、地方志和总集中筛选出有关贵州的文学文献资料。既要建构起对贵州文学文献发展脉络的整体认知,又要重视展现贵州境内各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力求深挖贵州文化根脉所在及传承谱系。同时,团队致力于做好文献汇编与数字化工作,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贵州文学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存储,积极开展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和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建立贵州文学文献信息库和数据库,提高文献检索和利用效率,加速推动贵州文献整理利用转型升级,为贵州文化传播的数融结合奠定坚实基础。

    三、跨界融合:推动多元化传播和表现形式转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贵州文学文献的传播方式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以数字融合为技术手段,推进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共享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让印刻在文献中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团队在传统的纸质出版基础上,利用在线平台如文学网站、图书馆网站等发布和推广贵州文学文献,扩大传播范围;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贵州文学文献的菁华、解读或相关活动信息,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贵州文学文献。下一步,团队拟将贵州文学文献与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并设立文艺创作基地,让蕴藏在文献中的贵州文脉成为点燃当代文艺创作的火种。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文学文献的表现手法,也为读者和作家带来全新的阅读和创作体验。团队定期举办贵州文学文献与文化传播专题学术研讨会、宣传推广会,邀请专家学者、作家和读者等共同参与,分享贵州文学的研究成果和阅读体验,提高贵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团队在贵州师范学院已开始面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传媒类专业开设 《贵州文学文献整理》 《贵州诗歌史》 《贵州电影史》 等选修课程及专题讲座,将贵州文学文献、贵州影视文学等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贵州文学的认知和兴趣,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贵州文化传播工作,实现贵州文学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未来,团队将继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加强对贵州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力度,推动更多珍贵文献的出版,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传播,拓宽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持续推进贵州文学文献的多元化传播,为贵州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陈欣系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陈亦桥系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