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在农经教学中融入大食物观思想

德育实践

在农经教学中融入大食物观思想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华书 余玉语

    “大食物观”是党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基于民族复兴的宏伟视野,并对标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总结出的粮食安全保障新思路,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粮食工作在应对新使命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布局。

    将“大食物观”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对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大有裨益,特别是与“大食物观”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林经济管理的教学。

    将“大食物观”融入农经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能够促进学生运用系统思维,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等多方因素解决农经问题的能力;也能扩展学生的国内国际视野及增强对农经问题敏锐洞察力。

    实际教学中,“大食物观”思想融入农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一是思政实施缺乏“方向感”,难以有效识别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教学点,导致课程思政目标不清晰;二是思政教育价值认知不足,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及就业压力增加降低学生思政内容参与度;三是教学资源和设施的不足限制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多元化开展;四是课程中思政内容评价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

    为增强“大食物观”思想融入农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从课程目标、教学方式、资源整合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实践。第一,明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教学理念,将“大食物观”思想与农经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第二,通过构建系统知识框架的理论教学,增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实践教学和深化思政元素的思辨教学,形成“三堂并驱”教学方式。第三,应从多学科协同、校内外协同、多平台协同和多主体协同的多维协同视角进行课程教学。第四,建立涵盖农经理论、思政知识、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塑造等内容和包含课堂表现、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和实践活动等方式的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