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
贵州省农村教育数字技术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潘毛贤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贵州省农村地区教育数字技术的应用现状,剖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农村教育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应用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考察,为推动贵州省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众多中小学完成互联网接入。到2021年9月为止,在全省超过12000所的中小学当中,有9280所中小学成功实现了互联网接入。同时,1791个教学点达成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不少农村学校拥有由投影仪、电子白板和电子笔等组成的班班通系统,如丹寨县、开阳县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班通”数字化教学全覆盖,并不断更新教学设备。
部分农村学校建设了计算机教室,为学生提供接触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如天柱县投入大量资金配备“班班通”设备、“幼教”一体机以及教学用计算机等。
但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问题,如部分学校网络速度慢、稳定性欠佳,老旧设备更新不及时,数字化设备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偏远学校未接入网络,已接入的学校网速慢、稳定性差,影响在线教学和资源下载,导致视频教学不流畅,影响学习体验与效果;数字化学习设备数量有限且老化损坏: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等配备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且存在老化、损坏情况,维护更新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
多数农村教师缺乏系统数字技术培训,对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应用能力不足,不能熟练制作课件、开展线上教学活动,限制了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参加数字技术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难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农村学生接触数字技术机会和条件有限,部分家庭有电脑、网络等设备,但多数家庭缺乏这些条件,学生对数字技术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整体素养参差不齐。
解决策略
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投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速和稳定性,确保在线教学和资源下载的顺畅进行。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数字技术培训,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内容与教学实际紧密相连,涵盖教学软件使用、在线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
积极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给予奖励,如评选数字教学优秀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加分等,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
学校应将数字技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专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字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知识、信息检索与筛选、数字创作工具使用等。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数字技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数字设备,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监管。
鼓励教师依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自行开发诸如课件、微课、教学案例等数字教学资源。教育部门可以设立资源开发奖励基金,对优质资源进行奖励并加以推广。
对全省农村教育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使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能够相互流通、共享。平台需要拥有资源搜索、下载、评价等功能,以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使用。
贵州省农村地区教育数字技术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转变观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才能有效提高农村教育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