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把握三大属性 不断追求卓越

遵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周朝义 潘国虎 李秀锦

    红城初冬,缕缕阳光让这片热土充满生机活力;白鹭湖畔,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热情催人奋进。

    11月12日,遵义市召开的“2024年遵义市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传出喜讯:在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突破,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的格局。

    创新作为

    多项数据指标成效斐然

    2024年,是遵义市教育系统奋力拼搏的一年,也是遵义市教育系统硕果满枝的一年。

    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家琴在报告中说:今年是全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届,全省统一中考的第二届,全市教育战线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聚焦聚力,精耕细作,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尖生培养和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先后建立了市、县、校三级优尖生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教师走进基础教育学校共同教研、参与授课,开设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课程,发挥市教科院引领作用和四个龙头学校的带动作用,促进优生培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人数及物理和历史方向全省前100名的占比实现了历年来最好成绩。高考10个学科 (物理方向、历史方向数学分开统计) 平均分,语文、数学(历史方向)、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平均分居全省第一,化学学科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数学 (物理方向)、物理学科、英语学科也在进一步缩短差距。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研究制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从优化结构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等方面发力;同时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促进县域高中健康、协调发展。

    中考逐年向好向优方面,通过三轮“壮腰计划”的实施、连片区域教研等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课堂质量,中心城区校与校之间、县与县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方面,从抽测数据看,抽测的四个学科及格率在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的及格率提升幅度最大,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

    实干担当

    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遵义市教育系统始终认为: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坚持优质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是全市教育人的应尽职责。

    首先,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上,强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各县 (市、区) 教体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其次,从“学校、课程、教师”三个维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学校维度,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构建文化体系、管理体系和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从课程维度看,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校长及其团队要提高课程领导力、指导力和执行力,才能保证课程高质量设置和实施。从教师维度看,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培训机制,强化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命题能力和信息素养,让教师能勤于课堂、改于课堂、精于课堂。

    再次,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选好用好校长。各县(市、区) 教体局要切实担负起校长队伍建设和培养责任,制定好区域学校校长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用好师道卓越校长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在政治品质上、领导能力上、业务技能上、管理艺术上,不断提升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育艺术教师培养、体艺特长生培养力度,构建多元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小初高衔接的体艺特长生培养模式,按一定比例建设体育、艺术基地学校,打通优秀苗子选拔、培养、输送通道,重视活动育人,让孩子们在体艺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彰显体艺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深化改革

    构筑高质量教育新体系

    改出活力,革出未来。

    遵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邓航说,新时代的基础教育,牵线两端,一端关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不同性格禀赋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另一端是关乎社稷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道阻且长,但胜在谋划,足下有力,愿景美好。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短板,要以“更高规格”“更快节奏”的工作标准,从“宏观部署”“微观用心”“强化配套”“细化措施”等方面着手,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在深刻认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上,要聚焦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部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教育教学正确方向。

    在树立系统观念上,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目标,重点围绕“优质均衡发展策略”进行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在瞄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上,要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着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上,要加大人才队伍引进力度,强化教师保障,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在提高基础教育工作落实执行力上,要以更大力度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助推遵义现代化建设。

    “既要正视成绩,也要看到亮点,坚定信心和决心!”正如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起所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中小学校要看清形势、增强危机感,以推进遵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加强质量监控,采取过硬措施,稳中求进,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全力攻坚、重点突破、全面系统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中先进单位名单及代表发言详见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