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专家建议

淡化应届生标签

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把毕业生分为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有一定历史因素。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应届毕业生这一概念,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过去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是各级单位的一个重要人才选拔渠道,因此在用人上,毕业分配的应届毕业生是核心来源。从1994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已经开始了双向选择,但应届毕业生概念又涉及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权利,所以保留至今。

    这两年,“取消应届生身份”的声音不断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卫从保障平等就业的角度,呼吁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招聘时限制应聘生身份,既不利于离职再就业人员的重新就业,也阻碍了超过择业期的往届毕业生的求职。短期可适当延长高校毕业生择业期,而长期要逐步取消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打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招聘对象所作的应届生身份限制,从根本上改革已经过时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政策。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撰文指出——在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应届生”这一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保护价值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不适应公平就业环境的建设,需要考虑适时退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应当逐步淡化应届生身份的标签,不要强调应届生身份,而是关注青年人群体就业的问题,认同、支持年轻人的个性化发展,看能力不看毕业时间,为所有年轻人创造平等的就业竞争环境。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应届生身份的界定标准已经出现了改变。相信无论未来如何调整,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都将会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来源: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