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高效数学课

蒋岚翔:因材施教学练结合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蒋岚翔授课中。

    本报记者 王雨 实习生 张现敏 李一涵 毛子出

    “蒋老师的课程让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通过他的引导,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蒋岚翔老师上课有趣生动,枯燥无味的高数课变得容易理解,让我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蒋老师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善于用生动的例子和数学故事来引入高数的概念和定理,这让我们觉得高数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和枯燥乏味。”

    ……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蒋岚翔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所教授的《高等数学-1》课程,不仅是本科生新生一年级的公共大类必修基础课程,更是学生们后续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石。

    《高等数学-1》 课程立足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数学素养、卓越实践能力、非凡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上好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蒋岚翔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上好一门课,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情况。”蒋岚翔说,在每学期开学之初,他都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学生的信息和疑惑,以便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他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互评,并线下抽查作业,以便把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在教学准备中,他与时俱进地更新课件和使用教具,每年根据最新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专业诉求,对课件进行改动和完善。

    “尽管每年的知识点类似,但学生情况不同、专业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能继续沿用几十年前的老一套,倘若依然墨守成规,学生可能会对课程失去兴趣。”蒋岚翔说。

    在课堂上,蒋岚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板书、课件和视频等。他还常常通过讲述数学名人故事、引用传统民间故事等与学生生活或兴趣相关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注力。

    他说,“举例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等数学等相对抽象的课程,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甚至产生困倦感。因此,教师需要找一些与学生生活或兴趣相关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在课堂上进行‘叫醒服务’一样,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

    蒋岚翔还指出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首先,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学生才能接纳并关注其教授的学科。其次,课堂教学设计应确保内容清晰明了,模糊不清的教学会削弱教师的个人魅力,即使教师风趣幽默,也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最后,在情感交流上,教师应保持亲和力。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全方位展现自己的价值,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带给学生其他方面的启发和收获,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此外,蒋岚翔还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数学不能‘光听不练’,即使掌握原理,不练习也很难真正把握。但是,‘光做题不总结’也不行,没有搞清楚底层逻辑,盲目刷题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说和练同样重要,需要学练结合。”

    他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会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达到高效教学: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会明确要求他们认真听讲和练习核心内容;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他会帮助他们理清整个框架和逻辑;对于更优秀的学生,他会侧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衡量学生学习成果方面,蒋岚翔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注重课程教育对学生心态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基础差或其他原因在考试中表现不佳,但他们仍然保持学习的热情,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成果。”因此,他会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反馈来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蒋岚翔认为,一门好课应该让学生和老师都能从中受益,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价值层面都有所收获;老师则从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教学相长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能够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保持一颗明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