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首届婴儿回应性照护赛
![]() |
教师组颁奖现场。 |
本报讯(记者 钱星星)10月18日-20日,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婴儿 (0-1岁) 回应性照护赛项 (云贵赛区) 在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的六位师生稳定发挥,分别荣获教师组、高职组、中职组一等奖,取得国赛入场资格。
据悉,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自发起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多届,不仅仅是一场国际性赛事,还承载着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梦想与希望,是推动金砖国家间教育合作、技能开发和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本次赛事赛题设计全面、系统,能够凸显选手婴幼儿照护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照护领域行业人才队伍的发展,更好地提高托育工作的知晓度。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理念、标准、技术在“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的发展与应用。
此次比赛内容涵盖了婴儿生理需求的识别、情感交流、安全护理等多个方面,32所院校共154名师生同台比拼,最终角逐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38名。
获得教师组一等奖,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罗霖兴奋地用“大开眼界”形容这次比赛经历,她告诉记者,在这次大赛中,她深刻感受技能发展、技术创新、婴儿照护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
“在比赛中感触最深的是人工智能仿真婴儿的应用,让我们能沉浸体验真实的婴儿照护的场景! 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科教融汇’的意义。”
“能代表学院出战,我很自豪。”高职组选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吕月说,取得荣誉,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会努力考上本科,像我的老师一样,继续深造,努力取得更多成就。”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六位师生获奖之路,是个人发展的一个个生动故事,是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众多人才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深知竞赛及其带来的荣誉对职教师生的激励作用。从实训基地的精心打造,到产学研融合的积极探索,从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到校企合作的坚实支撑,从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到深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人才培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下足了功夫,构建起了“校赛+州赛+省赛+国赛+世赛”的梯级竞赛体系,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模式覆盖到各个专业,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参赛成绩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闭幕式上,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光武对所有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希望参赛者能够将比赛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为提高我国婴幼儿照护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李光武表示,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和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功举办大赛表现了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展示了学生较高的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