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一手抓升学 一手抓就业

兴义职校“3+4”中本贯通班搭建职业教育新桥梁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熊江睿 特约通讯员 罗振 邵贞虎

    新学期伊始,杨欣怡迈着轻快的步伐,怀揣着大学的憧憬,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启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中本贯通班的崭新学习生涯。

    既学技能,又圆学生本科梦

    “今年中考成绩560分,超过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140分,却选择上中职。”在人生分水岭上,毕业于兴义市丰都中学的杨欣怡选择了读中职这条“路”。她很坚定地说,上这所中职是自己和家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在初三的学业诊断考试中,我的成绩波动比较大,害怕考不上普通高中,就了解中职学校的招考政策。”

    “在这里读书,照样可以升入大学,还能提前学习一门技术。”杨欣怡说,这个信息打消了她的顾虑。她认真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报考了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中本贯通班。

    杨欣怡的选择并非个例。来自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的数据显示,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两个“3+4”中本贯通班学生中,60名学生的中考成绩超过普通高中分数线,最高为520.5分,超过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129.5分。2024年,这两个班就读的学生中考成绩也全部上普通高中分数线,最高为560分,超过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140分。

    “学校‘3+4’中本贯通班今年是第二年招生,目前招生情况很好。”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主任汪焱介绍,当地不少群众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一改过去看法,知道上中职也是上大学的一条途径。

    2023年,根据 《贵州省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专业。

    “中本贯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4”,中职阶段学制三年,本科阶段学制四年,中职三年后,通过参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方式转段考核合格后升入本科。

    助学生健康成长

    就读于2023级汽车运用与维修“3+4”贯通班的韩忠先,来自兴义市猪场坪乡田湾村。谈到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时,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是修车的,但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全靠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修车。同时,自己对这个专业特别感兴趣,想通过更专业的学习,走更专业的职业生涯之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取本科学历,为今后成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是兴义市唯一的公办中职学校,不仅是黔西南州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中职学校,还是贵州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省第一批“中职强基学校”、贵州省优质中职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学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社会服务、信息工程四个专业部共13个专业,学制三年,现在校生3500余人。

    学校办学优势明显,在对“3+4”贯通班教育中,学校倾注心血,小班相对独立教学。前期,主要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同时适当地学习专业课程,达到文化课程与技能双提升的目标。

    贯通班赋能乡村振兴

    刘银是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班主任,同时,她上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公软件课一年多。

    “同这群孩子接触一年多来,不管是学习生活上都很优秀,我真的很感动。”刘银说,那些大众认为的“学困生”,只是学习文化知识有“短板”,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孩子们成长成才,让我们对今后办学更有信心。”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谢道毅说,接下来,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将继续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质量、拓宽“3+3”贯通培养学校、深入实施“3+4”贯通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升学条件,一手抓升学,一手抓就业,满足学生求学和就业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在黔西南州,除兴义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3+4”中本贯通专业外,兴仁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和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同兴义民族师范师院也联合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3+4”中本贯通试点专业。目前,全州3所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和2024年招生已达到360人,莘莘学子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努力耕耘,健康成长,逐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