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传承与绽放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彭捷

    作为一名仡佬族人,当我翻开《仡佬族文学史》这本书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从小就生活在汉文化环境中的我,都快忘了仡佬族这一身份。幸而,我遇见了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去了解仡佬族的文化,领略仡佬族文学的独特魅力。

    书的开篇,就让我一惊:仡佬族在殷商时期便出现了。只是,这么悠久的历史,我却所知甚少,未免汗颜。仡佬族起先也不叫“仡佬”,在殷商时期称为“濮”,到了东汉称“僚”或“濮僚”,直到隋唐才被称为“仡佬”。读到“自然崇拜”一词,我了解了“民间文学”的特点。我的老家就有好几颗古树,一直被人们供奉着。当你站在古树下时,会莫名地升起敬畏感。

    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仡佬族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歌谣到当代的诗歌、小说,全面展示了仡佬族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

    她让我们看到了仡佬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编织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学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仡佬族文学的辉煌过去、当代演变,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仡佬族人,我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传承并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仡佬族文学,让仡佬族文学在新时代融入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