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之雅、书法之韵……
这里的青年夜校课程好抢手
瑜伽课。 |
书法课。 |
插花课。 |
本报讯(记者 肖知潞)“听说青年夜校很火爆,上次报名晚了没抢到名额。”“这期课程有插花、茶艺、美妆、吉他等,通通免费学。快报名! 快报名!”走! 下了班,去放松放松身心,感受插花之雅、茶艺之韵、美妆之魅、吉他之音……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青年夜校第三期火热开班。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喜欢的,卸下白日忙碌的青年朋友们下班后在青年夜校开启了属于他们别样的精彩“夜生活”。
为回应青年解压、社交及自我提升等现实诉求,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生态,进一步提升引领凝聚青年和联系服务青年的能力,共青团白云区委积极推动青年夜校建设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出圈”,成为白云青年“夜生活”新模式。
温杯烫盏、投茶注水、轻提慢倒……茶艺体验课上,青年学员们跟着茶艺老师学习泡茶的每一个步骤。茶香袅袅中,大家围坐品茗,让身心感受前所未有的放松。
而在另一间明亮的教室里,美妆课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专业美妆讲师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讲解着化妆的步骤与技巧。学员们则跟着老师在自己的脸上尝试着各种妆容。“美妆课程不仅教会了自己如何变得更加美丽,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爱自己。”学员们对青年夜校的课程连连称赞。
青年夜校何以火爆出圈? 共青团白云区委给出的答案是主动问需问计于青年,坚持用户思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日常走访等方式广泛开展青年需求摸排,摸清青年群体特征、兴趣课程、倾向时间、个性化需求等关键性问题,寻求开课时间、开课频率和课程内容等夜校开设最优解。
书法课、茶艺课、舞蹈课、音乐课……白云区青年夜校以“单次体验课+多次系列课”“免费公益课+低价普惠课”等多种灵活组合方式完善课程供给模式,推出青年呼声高、引领性强、烟火气浓的课程。同时紧盯“前中后”三个环节,课前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授课教师充分沟通,课中安排工作人员随堂听课,课后及时收集青年听课反馈,跟踪评估授课情况,根据课堂情况、上课人数、课后评价等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白云区精准对接青年“需求清单”和共青团“资源清单”,用好用活区文化馆、区老年大学等机关单位及辖区企业、社会力量多方资源,协调联动做好师资推荐工作。引导有专业特长的青联委员、社会工作者等参与授课,进一步拓宽渠道、配强师资。截至目前,储备市区两级青联委员师资2名,社会力量师资13名。
在青年常去爱去的梵华里、云泰广场等特色街区,青年夜校走进社区、走进商场,就近就便服务青年。共青团白云区委盘活团属阵地,以青年流量大、交通便利、软硬件基础条件较好的枢纽型青年之家为重点建设夜校教学点,有效集聚周边青年群体。结合各乡镇 (街道) 客观条件,在全区5个街道及位于中心城区的艳山红镇布局青年夜校教学点。推动青年夜校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所)、壹刻宝文化驿站等延展。
此外,白云区青年夜校还寻求社会化支持合作,面向社会发布青年夜校“合伙人”招募令,招募符合条件的个人、商家机构或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组织,各展其能为青年夜校提供场地、师资或平台资源。截至目前,8家机构、28名个人主动报名成为“合伙人”。
让青年夜校的“风”不止刮一阵。白云区青年夜校通过“青年出一点、项目补一点、市场让一点”等方式增强夜校“自我造血”功能。一方面,通过共青团专项经费开设公益性课程,切实为青年谋福利。另一方面,注重把吸引青年参与同增强服务黏性结合起来,加强双向约束,提高青年到课率。截至目前开设公益课程7期28节,普惠课程13期52节,累计服务青年11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