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法治第一课”成全省校园普法标配
开学第一课 法律不缺席
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法治副校长为学生带来法治讲座。 |
本报记者 何永利
日前,在黔东南州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大礼堂内,1400余名高一新生迎来入学第一堂法治专题课,由该校法治副校长亲自授课。
三穗民中的法治专题课并非孤例。随着2024年秋季开学季的到来,贵州各地中小学超万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开授“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送上“法治大餐”,帮助学生系好“第一粒法治扣子”。
法治副校长当好“护苗人”
9月初,锦屏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江中学法治副校长邓锦玉,为全校2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全面的“开学第一课”。
邓锦玉以“坚持、钻研、奉献、拼搏”为切入点,结合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解法的概念,引述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常识,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法治“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也是法治副校长作为学校与法治社会之间的桥梁,积极履职、深入校园的具体体现。
“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叫犯罪行为?”“在年满多少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由晴隆县司法局组织的法治副校长团队,走进碧痕镇大梨树小学、文昌中学、茶马镇顺场小学等学校,以“知法、守法、懂法”为主题,为孩子们送去“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宣讲。法治副校长们以校园中易发、多发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现象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和行为,重点讲解了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让孩子们开启“沉浸式”学法新体验
施秉县法院到县民族中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证人等角色。
“全体起立,现在宣读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声响起,一起由小“法官”们主审的校园霸凌案正式开庭。
模拟法庭选取的是一起校园故意伤害罪案件,现场高度还原了一起由真实案例改编的校园霸凌案件庭审过程。庭审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井然有序。旁听席上,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庭审,表情凝重、专注聆听,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庭的庄严肃穆,了解庭审过程及细节,接受实地法治教育。
一场模拟庭审就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能够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法庭的庄严与神圣,深刻感受法治的魅力与价值。
开学季,贵阳市云岩区法院以“同上一堂法治课”为主题,走进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天誉城分校、贵阳市实验小学保利分校等8所辖区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活动,为学生们送上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干警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热烈的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阐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有奖法律知识问答环节,抢答声此起彼伏。
“我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但现在我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贵阳市实验小学保利分校汪同学说道。
筑牢防线守护无“毒”青春
同期,毕节强制隔离戒毒所“先锋笃行”禁毒戒毒宣传队走进毕节市民族中学,为高一、初一年级1300余名新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第一课”禁毒主题宣讲。
现场,宣讲民警从毒品的伪装性、隐蔽性等特征入手,引导师生如何有效防毒拒毒;重点讲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强调滥用成瘾性物质危害不亚于吸毒,提醒全体同学务必提高警惕,自觉抵制毒品,不滥用药物。
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好奇心强,容易成为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人群,并参与毒品犯罪。因此,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极为重要。
六盘水钟山区各中、小学组织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青春不毒行”系列禁毒预防教育宣传活动。
现场,根据青少年好奇心较强、抵制毒品侵害心理防线弱、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等特点,普法志愿者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一次吸毒,终身悔恨”的严重后果。
开学第一课,法律不缺席!“法治第一课”已成全省校园开学的普法“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