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巧设“四学”关,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巧设“四学”关,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单元作业优化策略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吴桂娴

    全球化浪潮汹涌,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支柱。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基石,对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文化教学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主题识字单元为例,从巧设“四学”关的角度,探讨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框架下,如何优化“传统文化”单元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统整单元作业,打造沉浸式情境

    以“神州韵味·龙的传人”为单元作业情境,将《神州谣》 《传统节日》 《贝的故事》 《中国美食》 四篇课文的作业设计进行优化、统整,巧设“预学”“精学”“品学”“延学”四关,巧妙地将单元作业串联起来,共同编织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画卷。在这一沉浸式学习情境中,学生们将化身龙的传人,穿越时空的隧道,深入探索中华文化的奥秘。

    二、初探“预学”之门,领略文字之华彩

    预学,如一道晨曦,照亮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道路。在“传统文化”单元中,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创设“神州韵味·龙的传人”情境下的单元预学作业设计,引领学生轻轻叩响传统文化的大门,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探秘神州·绘龙韵 开启本单元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神州大地上的名胜古迹、传说故事等,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用绘画或贴纸的方式制作一张神州美景卡。在卡片上绘制或贴上一条威武的龙,让龙与神州美景相融合,展现“龙的传人”与神州大地的紧密联系。

    传统佳节·寻龙影 回顾并搜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想象在这个节日中,龙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或参与庆祝活动。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绘制一幅图画,描述龙在传统节日中的趣事或特别意义。

    美食探秘·品龙味 了解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搜集与龙相关的美食名称和制作过程。在家长的协助下,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美食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拍照记录美食的成品,并写下品尝感受或制作心得。

    三、深掘“精学”之境,涵养文字之雅致

    (一)珍藏词海之珍,领略语言之魅力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其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龙的传人”情境引导下,我们特别设置了美词寻宝图、微电影、音乐会等环节,旨在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课文学习,领略文本中美词的魅力。

    美词寻宝图 从《神州谣》 《传统节日》 《贝的故事》 《中国美食》 四篇课文中挑选出多个美词,每个美词代表一个宝藏点。在一张大纸上绘制一幅简易的寻宝图,将美词作为线索隐藏在图中。

    美词微电影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几个美词,并围绕这些美词构思一个小故事。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微电影,将故事呈现出来。微电影中需要包含所选的美词,并尽量通过画面和情节展现美词的含义和韵味。

    美词音乐会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美词,并为每个美词创作或选择一首相应的歌曲或乐曲。学生组织一个小型音乐会,将美词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演唱或演奏的方式展现出来。

    (二)细品句韵之美,感悟文字之精髓

    在单元作业设计时,通过引导深入品味句子中的韵律美,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奥妙,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美句连连看——配对游戏 从四篇课文中挑选出美句,并为每句美句绘制一张可爱的插图或图标。将美句与插图/图标打乱顺序,分别贴在两张不同的卡片上。学生需要将美句卡片与对应的插图/图标卡片配对,形成完整的“美句连连看”。

    美句宝藏箱——随机抽取创作 准备一个“美句宝藏箱”,里面放置从课文中挑选出的美句卡片。学生随机从宝藏箱中抽取一张美句卡片,并根据美句内容进行联想和创作。学生可以将创作的美句绘制成插图或制作成小书签,增加趣味性。

    美句接力赛——小组合作创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作为创作主题。每个小组从课文中挑选一个美句作为起点,每个成员依次接力,根据前一个成员的美句进行续写或创作新的美句。

    美句诵读秀——舞台展示个性 学生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一句美句,录制自己的朗读音频。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确保音质清晰。除了单纯的音频,鼓励学生尝试配乐朗读,或者为朗读添加背景音效,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这些作业设计简单易操作,且充满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效引导他们欣赏并写出美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诵读华章之韵,传承文化之经典

    学生选择本单元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的诵读练习。学生可以在诵读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如配乐、音效、舞蹈等,使诵读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班级内举办“文化之声大赏”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诵读作品,评委根据诵读的准确度、韵律感、情感表达、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美词、美句和美文,还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四、细梳“品学”之路,把握语言之韵律在“精学”关的熏陶下,学生们已经深深领

    略了文字之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星火燎原般燃烧起来。此时,我们肩负起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们勇敢闯过“品学”关。通过精心设计的启蒙篇、探秘篇、实践篇作业实践,引导学生们深入梳理语言之脉,探寻传统文化的深层魅力。这些作业实践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更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

    神州风韵启蒙篇 引导学生踏足神州大地,感受千年文化的熏陶。

    文化瑰宝探秘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独特的贝壳文化,皆为中华文化之瑰宝,熠熠生辉。作业设计应巧妙融入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瑰宝的丰富内涵。通过撰写节日感悟、贝壳故事,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文化探秘的乐趣。

    手艺传承实践篇 中国的美食文化与手工艺制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璀璨瑰宝。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巧妙地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理念融入其中。学生们通过品味美食的独特风味,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体验匠心独运的精湛技艺。

    以上“品学”关的作业设计,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贯穿始终,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延伸“延学”之路,夯实文化之根基

    经过“精学”与“品学”的洗礼,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已然花开满枝。而今,我们即将踏上“延学”的征程,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疆域,探寻文化的源头活水。在这段旅程中,学生们将主动搜集资料,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更能在梳理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基础挑战站“神州美景”绘画创作:选择《神州谣》 中描述的一处美景,用画笔将其呈现出来。画面需体现神州大地的壮丽与特色,色彩搭配和谐。通过绘画和故事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神州大地的美景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阶挑战营“贝壳文化”探索报告: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了解贝壳的种类、用途及其在文化中的意义。撰写一份简短的探索报告,配以图片或实物展示。通过探索报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贝壳文化和中华美食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高级挑战岛“神州文化”主题演讲: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准备一场关于神州文化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要丰富、有条理,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通过主题演讲和创意绘本制作,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他们对神州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