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初中课间延长至15分钟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引导师生走出教室享受校园生活
学生们在跳大绳。(资料图片) |
8月30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课间延长了,时间从哪来?如何把延长的时间更好利用呢?
延长的时间从哪来?
按照现行的规定,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每天的课间活动分为小课间和大课间,其中小课间为10分钟。此次调整,小课间增加的时间主要是从大课间里优化调整出来,均匀地分给每一个小课间。
学生的作息时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攀称:“对学生整体的作息时间是没有影响的。举例来说,学生们的上学时间不变、放学的时间不变、午餐的时间不变、午休的时间也不变,变的只是大课间的时间有一些优化。同时,初中学段的放学延长了5分钟,所以应该说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影响是很小的。”
如何应对老师拖堂的问题?
对此,北京市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将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这里从2010年就率先开始推行课间15分钟。为了避免课间休息时间被占用,学校特别要求老师“铃响下课”。
如何把延长的课间时间更好利用?
据介绍,课间时间调整后,北京市教委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认真优化课间15分钟的活动内容,保证课间的质量和孩子们活动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到户外休息放松和适当运动,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而在全国多地,针对丰富课间内容也有不少有益的探索。
在山东青岛李沧区,当地从今年1月开始推广15分钟课间,开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课间活动,还将实施课间15分钟纳入学校考核。在天津,从今年新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
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因地、因校制宜对课间安排进行自主优化调整,引导学校干部教师主动设计、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支持。各学校将在校园内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走出教室放松休息、有益社交,适量活动,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论
课间延长5分钟,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
北京市教委8月30日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改革:自今年秋季学期,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把“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通过扩容课间“能量站”,确保师生得到较充裕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消失”的现象引发高度关注。教育部也多次强调,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新学期开始,北京将“课间10分钟”延长为“15分钟”,可以说是对纠偏这一现象的积极行动。
“课间10分钟消失”有着诸多现实原因。其中一点便是,本来时间就比较有限,反而更易被忽视。像一些教师把“拖堂几分钟”当成了一种习惯,再加上孩子上厕所、喝水,能够真正留下的休息、放松时间其实很少。
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一种认知偏差:反正原本也就没多少时间可以放松和利用,也就无所谓重视了,“挤占”乃至直接“取消”,也更“心安理得”。相应地,孩子在此过程中也可能逐渐失去了走出教室放松的动力和积极性。
在此现实之下,延长5分钟,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扩容,更代表的是一种意识上的提醒:课间时间就应该有专门的保障,就应该被“郑重其事”对待,不容被随意挤占和剥夺。
值得注意的是,将课间时间延长到15分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时间增量。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引导干部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走向“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各学校将在校园内补充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
如之前就已率先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的北京第一六一中学,就通过优化设计校园长廊、种植园、美术作品展览区等,丰富课间活动供给。
也就是说,除了课间时间更有保障,学校和教师还要通过专门的课间活动设计和组织、基础设施的完善,帮助孩子在课间有更多的放松选择,以实现“量”和“质”的双重提升。
而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也利于让学校和教师真正意识到,让孩子休息好、玩好,同样是一种教育责任。甚至,由此家长们或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真正助力全社会构建一种“张弛有度”的教育观,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与紧张。
实际上,保障好孩子的休息、放松时间,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本是常识。课间和课堂,休息与学习,就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
从学校到家长,如果“害怕”孩子休息、放松,这显然不正常。像一些家长在孩子长大后,习惯抱怨孩子缺乏社交和运动,殊不知,这些习惯和意识的培育,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如果从小给孩子创造这方面的条件,相信就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课间休息的保障在现实中所遭遇的不确定性,有着复杂的原因。除了学校重视不足,很多时候也与家长对孩子课外活动安全的过度紧张有关。
就此而言,课间时间延长了,学校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家长也该给予更多必要的包容空间,以此实现一种良性的家校互动。最终确保这项教育改革创新,能得到更多认同和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真正“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