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王科学:
用民族文化打造多彩课堂
王科学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 |
本报记者 郑青
在贵阳市乌当区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年仅25岁便被委以重任,成为新场乡最年轻的校长;他,为解决学生的午餐问题,化身厨师为孩子们烹制美味饭菜;他,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乡村教育的绚丽篇章。
他就是王科学,乌当区新场乡谷溪小学校长,一位在乡村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个春秋的老师。
毅然返乡,踏上乡村教育征程
王科学出生于农村,乡村的土地和乡亲们在他心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他深知农村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也深深明白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2005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憧憬,王科学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乌当区新场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初到乡村学校,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匮乏的教学资源,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艰难。但王科学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选择在坚守中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王科学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认可。在执教生涯的早期,他就荣获了“新场乡先进教育工作者”的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乡村孩子们的未来,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勇挑重担,攻坚乡村教育困境
勤恳工作5年后,王科学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2009 年,年仅25岁的他被委以重任,担任乌当区新场乡老棚小学校长一职,成为了乌当区新场乡最年轻的校长。
新学校位置偏僻,四周群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王科学很快就发现了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最让他揪心的是那些离家较远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为了赶时间上学,经常来不及吃早饭,只能饿着肚子等到下午才能吃上饭。王科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午餐问题,王科学迅速行动起来。他四处联系爱心人士,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为每名学生争取到了每天4元的爱心午餐费。接着,他又动员学校的老师轮流担任“校园厨师”,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为了采购到新鲜、实惠的食材,他常常天没大亮就骑着摩托车去集市采购,对食材的品质和价格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们的午餐上。
“爱心午餐一定要吃到学生嘴里,绝不能从学生的嘴里扣钱。”王科学坚定地说。他坚持公开爱心午餐明细,让学生、家长和爱心人士都能清楚地看到每一笔费用的去向。当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简易厨房里灶火燃起,王科学摇身一变成了掌勺师傅。他和值班教师一起,加急烹制美味的午餐,变着花样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够吃吗?合口味吗?”王科学总是关切地询问着孩子们。“学生吃饱了,学习动力自然更足。”王科学笑着说。
2011年,国务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份持续近两年的爱心行动圆满结束。但王科学对孩子们的关爱却从未停止。他深知,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午餐问题,还有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难题。他开始思考如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如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初心如磐,开创乡村教育新局
二十载教书育人路上,王科学从未停止前行的步伐。他先后辗转4所学校,在每个岗位上默默探索、不断提升。2017年,王科学调任到乌当区新场镇 (2013年,乌当新场乡撤乡设镇) 谷溪小学担任校长。
他不仅注重学生的成长,也关心教师的发展。他深知学校师资队伍薄弱,便多次参加省级、市级校长提升培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带领教师积极进取。
为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王科学积极争取资金及外界资助。他四处奔波,联系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经过他的努力,学校陆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智能教学设备“从零到有”的跨越。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他们体验到了线上学习资源,对大山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认知。
王科学还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有的会吹芦笙,有的会跳小尧花鼓舞,于是,他和学校老师共同将芦笙、小尧花鼓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编写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组织教师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向当地村民请教,挖掘小尧花鼓舞的历史渊源、寓意,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这些乡土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王科学的带领下,学校在教学质量、教育资源、学生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王科学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二十载岁月,他用7000多个日夜践行教育初心,用真挚的爱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照亮了希望之路。回顾这20年的乡村教育生涯,王科学感慨万千。他说:“最大的收获是心灵的富足与成长。我见证了无数孩子从懵懂无知到羽翼渐丰,他们就像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幼苗,在我和同事们的心血浇灌下,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份成就感,远超任何物质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