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说唱法帮助学生快乐学习
周振明
在国家制定并落实“双减”教育政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校、老师都在探索: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能引领学生开展“提质不加量”的高效教学活动,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提升快乐感。为此,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高年段的课堂中,利用说唱法可帮助学生快乐学习。
一、“说唱法”可有效地解决难背公式的问题
利用“Rap”具有语言节奏活跃的特点,构建了新的教学技法——说唱法。利用此技法,可使“因数X因数=积”等大量显得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通过节奏活跃的方式说唱出来,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心情中行之有效地学习。
在小学高年段,据笔者观察和分析,发现有大部分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们会被如“速度X时间=路程、底X高÷2=三角形面积”等累计有30多个数学公式和定理所困。因学生们不能熟练地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从而不能有效地消化课堂上的新知识,学习效率极低。记得去年,笔者担任六年级某班的数学教学任务,该班数学基础整体比较薄弱,特别不能正确地应用相关的数学公式,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低。为此,笔者大胆地应用说唱教学法,在复习和总结等教学环节中进行实施。通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应用,发现班上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中乐意参与,在课余时间里也舍得花时间去主动背诵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说唱法”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新知识之前,都会利用新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以便更好地与新知识有效衔接。为了能有效地衔接知识,许多教师就会考虑,如何在课堂中能及时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作为主要的目的。为此,说唱法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就会逐一迎刃破解。因为在课堂中开展说唱教学方法,能够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快速地滋生出快乐的情绪,心情愉悦地融入到课堂中进行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学生乐学、愿学等目的。
三、“说唱法”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说唱教学法的具体三法
1.互问式说唱。在数学课堂中,教学遇到如“被除数÷除数等于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等需要巩固或总结的知识时,教师可采取先把问题唱出来,然后给班上全体学生一定短暂的思考后,就可点名要求某学生用说唱的方式回答问题。
2.集体说唱。集体说唱,需要教师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地完成后,合理利用早读课或课前的时间,组织班上学生全体说唱,从而达到检验和复习等多重的目的。
3.个体说唱。教师需用抽样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可点名让某名学生进行单独说唱。
科学合理地应用说唱法,避免不良性格滋生。应用说唱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想营造出热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获得快乐感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此教学方法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应用,杜绝盲目没有节制地泛滥用,如:在一节课堂里,学生们从头到尾一直都在用说唱的方式完成教学等。若出现此情况,可能会导致驾驭不住课堂和学生,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会在思想上进行放松等不良习惯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应用说唱法,能打破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与国家制定“双减”的教育政策是共融共通的。“说唱法”——师之所欲也,生之所欲也!
作者单位:贞丰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