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3版:综合 -> 大姐公务员 二姐“土木人” 三妹读大五

4年前考入四川大学的贵州三胞胎如今怎么样

大姐公务员 二姐“土木人” 三妹读大五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考上川大时的三胞胎。

三姐妹近期合影。

小时候的三胞胎。

    本报记者 廖尚海

    2020年,剑河县杨家三胞胎姐妹同时考上四川大学,一经报道后一度受到关注。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如今三姐妹的状况如何呢?记者再次联系到杨家三姐妹进行了采访。

    “大学教会了我们怎么思考”

    2020年,剑河县杨雯垚、杨雯鑫、杨雯焱三姐妹默契地选择报考四川大学并被录取的新闻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就在那个秋天,三姐妹来到了川大。

    大姐杨雯垚和二姐杨雯鑫同时就读的都是土木工程专业,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多些。

    大学期间,2023年7月,杨雯垚和杨雯鑫两姐妹和同学组队参加了第八届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人设计了一条模拟隧道参赛作品,杨雯鑫和另外一名同学负责部件设计生产,杨雯垚负责整体安装。

    大赛中,通过评委对三人作品抗压和稳固能力的测评获得了该组别的二等奖。

    白驹过隙,四年大学时光很快就结束。2024年7月,大姐杨雯垚、二姐杨雯鑫均以优异的成绩从川大毕业,而三妹杨雯焱因就读学制五年的预防医学专业,如今还在校继续完成学业。

    “大学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谈及大学时光,大姐杨雯垚告诉记者,大学期间,三姐妹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成长,思考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对新事物认知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姐成为公务员

    杨雯垚和杨文鑫因为都是土木工程专业,所以就业需求比和上川大一样“神同步”。同一场招聘会,同样的岗位需求,为了不“撞车”,两姐妹叉开投递简历。

    即便如此,两人的求职之路依旧显得坎坷。

    “有土木工程专业需求的招聘方一般都会将就业天平偏向男生。”杨雯垚说,在一次校园招聘中,自己和同专业的同学们去应聘同一岗位,最后招聘单位选择专业成绩排名不如自己的一位男生。

    类似的情况很多,对此,两姐妹也能理解。因为土木工程相关的技术岗位大多需要到工地上工作,而且环境相对较差,一般女孩子都难以应对和坚持,这就是土木工程女孩不好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然,杨雯垚也坦言,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固然重要,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弯道取直也未尝不可。毕业后不久,杨雯垚一面多方投递简历,一面返回黔东南认真准备公考。

    可喜的是,在今年的贵州省公务员招考中,她顺利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了黔东南州某县政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

    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杨雯垚认真的思考过大学以及现在的工作,她大学的知识教会了她如何思考,例如现在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公文和材料的写作,在她看来这和隧道搭建如出一辙,先构建主体框架,然后设计生产部件,最后填充材料,一篇理工科思维的公文由此诞生。

    “总之无论干什么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作好服务最为重要!”杨雯垚说。

    二姐成了“土木人”

    杨雯鑫就读的也是土木专业,三胞胎姐妹中有两人在同一专业,大学里“长得像”这个事总避免不了一些误会。

    因为两人宿舍就在同一层楼,而且就在隔壁,尤其姐妹俩同时从走廊不同地方经过时,同学都挺蒙圈:“刚不是才走过去,怎么又回来了?”

    有一次上大课,杨雯鑫、杨文垚都在教室里。课堂上,杨雯垚起身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

    “嗯,杨雯鑫回答得真好!”而离她不远处,妹妹杨雯鑫宿舍的室友居然也分不清回答问题的到底是谁。

    其实,大学四年几乎没同学能完全将两人分清楚,确实也很难区分,电话采访时候,她们甚至连说话的声音和语调都一模一样。

    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同学们想和两人说话前都先叫名字,确认后才继续交流。

    相似的模样,同样的求学经历,但在就业选择上杨雯鑫似乎更执着于自己的专业。

    毕业后,杨雯鑫同样选择了回到贵州参加选调考试,今年7月份,她以优异的成绩被贵州路桥集团录用,如今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杨雯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土木女孩,每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忙碌在各个新建的项目中。

    “以前的学习是在学校,现在的学习是工作。”杨雯鑫说,工作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认真把专业素养提高,更好地投身项目的建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父亲:不能放任手机自由

    记者联系了三姐妹的父亲杨添淇,询问对两个已工作的女儿目前的情况是否满意时,杨添淇呵呵一笑:“有个工作养活自己就好。”

    但在和杨添淇的交谈中,记者依稀感觉到父亲对二女儿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的状态显得有些担心,毕竟二十出头的女孩,每天需要到项目工地上长时间工作,作为父亲确实不舍。

    关于家庭教育,杨添淇很淡然,三个女儿从小乖巧懂事,学习上都自觉完成,自己和爱人从未操过心。

    唯独在高中时,三个女儿其中一人提出了需要买一部手机查询资料,爸爸欣然同意,买了一台手机。

    手机配了,孩子的成绩却下滑了,而且滑得很厉害——从班上前几名掉到三十几名。后来,杨添淇猜想,应该是手机的问题。经过观察,他发现手机确实方便查询相关资料,但孩子自主思考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此过程中消退了不少。

    之后,杨大哥把手机收回,孩子成绩明显好转,又回到了班级前列。

    杨添淇认为,他和爱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学。

    采访最后杨添淇也感叹,当下目之所及,大多数孩子整天都抱着手机,很多孩子因为玩手机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这确实值得社会、学校和家长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