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赋能 百业兴旺
产业之花 绽放东盟国家
![]() |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用英语加弹唱进行直播。 |
本报记者 周朝义
教育搭台,产业“唱戏”。
“教育+产业”既是带动推动中国、贵州与东盟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也是新时代赋予“交流周”新的内涵、职责和新的使命。
近年来,贵州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为契机,以教育为主体,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挖潜力、激发动能、拓展领域,洽谈升级成合作,规划落实成项目。在中外院校重行动、企业重实践的过程中,一个个产业在兴起……短短数年时间,产业之花在东盟各国绚丽绽放。
鼎力相助 农业量质飞跃
硕果满枝,丰收在望! 连日来,在老挝琅南塔省贵州安广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与琅南塔省农林厅共建的优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区,成片的辣椒长势喜人。
老挝琅南塔省是农业省,由于受技术、经费、经验等限制,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庆生说,学院成立了“中国贵州—老挝琅南塔农业科技培训站”,累计为12个国家开展农技培训2000余人次,2024年还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业涉外培训合作交流点”。
邓庆生介绍:“学院相关负责人在出访老挝期间,先后与琅南塔省政府、琅南塔省教育和体育厅、琅南塔省外事厅、职业院校、企业界等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沟通,对老挝柠檬、大豆等农产品,以及猪、牛、羊、鸡等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场向生产经营主体传授或介绍畜禽粪污处理、畜禽疫病防控、食用菌生产、设施蔬菜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分享了学院办学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举行了共建大豆种植、牛养殖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挂牌仪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自2022年以来,学院根据琅南塔省农业发展技术需求,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专门开设了种植、养殖、种养循环、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等近20门课程,先后为老挝琅南塔省开展七期农业科技培训,并派出了多批次精兵强将到老挝进行技术援助和指导。
经过数年努力,琅南塔省的农技人员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的变化也日新月异。
“十分感谢,非常激动!”老挝琅南塔省外事厅副厅长苏力晚·塔沙朋说,作为培训学员之一,他有很深的感触,琅南塔和贵州已经在多方开展深入合作和交流,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对提升老挝农技人员技术水平,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成效非常显著。
聚“数”而为电商乘云直上
“一把做工精美的正安吉他,需要经过板材挑选、切割成型、拉装弦线、调音检测等200多道工序,才能正式诞生。这不仅是一把乐器,也是一件有着传奇色彩的工匠艺术品!”
8月19日,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跨境电商直播展厅,来自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3级跨境电商2班的主播廖鑫正在用流利的英语直播带货正安吉他,直播公屏上各种点赞不断,询价、下单等信息如潮翻涌。在她旁边,来自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3级表演艺术3班的吉他手韩汶瑞担任助播角色,转轴、拨弦、轻拢、慢捻……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从吉他中流淌出来,为这场吉他直播增添了韵味和魅力。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罗松华表示,作为电商谷贵州国际合作中心的唯一落成单位,依托电商谷平台,先后与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职业院校及机构,共同开展课程开发、专业标准共建等项目合作。同时,学院还与贵州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贵阳综保区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创业项目班,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训,目前学生已创办22个跨境电商微型企业,在Shopee平台开设了23个店铺。此次直播销售的商品是正安吉他、黄平蜡染、平塘牙舟陶等贵州特色本土产品,创业班学员以跨境电商直播的方式,向海外市场展示贵州优质特色产品,以“店铺运营+直播展示”方式开展跨境电商活动。
“很开心参加这次比赛,让我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不但取得了优异成绩,对跨境电商也有了深入体验。”当天,由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决赛中,由乌干达、老挝、土库曼斯坦3名留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参赛,并获得第一名。
无独有偶,遵义师范学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X+1”育人模式,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既是全校学生“最抢手”的特色选修课程,也是为面向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电商直播人才和留学生开设的专门课程。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说,为充分发挥东南亚多国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和其他相关专业优秀学生的资源优势,先后与贵州黔越优品进出口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建成了全省高校首个“‘一带一路’黔货出海贵州遵义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开通了越南、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5条国际专线和3个国内直播间。不仅培养了诸多跨境电商直播人才,也为推动“遵义红”“贵三红”“正安吉他”“都匀毛尖”等贵州特色产品“黔货出海”作出了“遵师”贡献。
纵深拓展 百业遍地开花
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越来越宽,合作双手越“握”越“紧”。
8月19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贵州—老挝农业资源对接会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老挝农林部计划与合作司就双方农业领域成就及特色产业做了推介,并就产业贸易、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未来合作方向。老挝磨丁经济特区与贵州省农发集团、贵州农机服务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老挝贵州商会与贵州初好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在农业科技、人才、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书写互利共赢、相知相亲、美美与共的丝路新篇章。
“这些装备在东南亚将大有可为!”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等联合举办的中国-老挝农业科技培训暨中国农业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国际合作成果展暨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展示现场,来自东盟各国的政要、嘉宾、学员对植保无人机、丘陵遥控植保机、林下食用菌运输车等先进装备兴致勃勃,众人不仅拿出手机拍照摄影,还纷纷向讲解员了解装备的性能和售价详情。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曹海军表示,面向老挝等东盟国家师生培训中国农业先进技术、展示中国农业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成果经验,面向交流周参会嘉宾宣传和海外推荐贵州特色农业技术和合作项目,将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发展上的长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数字技术赋能上,贵阳贵安联动科大讯飞、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各显神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对东盟各国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赋能。
在医药发展方面,通过深化校-校、校-地合作,及时向东盟各国推介贵州优质中医药产品,既提升了贵州道地药材和民族医药龙头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带动地方民族医药企业走向了国际“舞台”。
在推动教育事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目前已策划30条特色研学线路,建成了第一批职业教育体验基地30个……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交流周平台精心谋划和组织推动交流周“教育+”创新模式,不仅将项目清单化、实体化,而且串珠成链,连点成面。随着合作步伐的加快,产业的纵深拓展,产兴业旺的新发展画卷正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