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3版:“多彩校园·闪亮青春” -> 建设“长征之路”育人平台培育“红心”特质有为青年

遵义师范学院:

建设“长征之路”育人平台培育“红心”特质有为青年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学生聆听讲解员讲解。周选州 摄

    特约通讯员 黄玥

    在钟灵毓秀的黔北,遵义师范学院以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创新育人实践,正书写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篇章。学校通过建设“长征之路”主题园和培育“忠诚、坚韧、担当”有为青年的“红心”特质,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遵师方案”。

    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

    在遵义师范学院校园中轴线草坪广场,一座以大地为纸的“长征之路”主题园成为校园文化新地标。这一创新举措并非简单的景观建设,而是学校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的具体举措。主题园以红军长征路线为时空轴线,通过沉浸式步道系统生动再现了从长征出发到大会师的12个关键历史节点。

    主题园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红色文化育人的深度思考。每个历史节点不仅设有详细介绍的立牌,还可通过二维码扫描,链接视频资料和图书馆馆藏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融合。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展陈了基于著名连环版画《地球的红飘带》创作的红色剪纸作品,作品均由学校学生在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完成。展陈作品会定期更换,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动态更新的文化展示空间。

    “长征之路”主题园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沉浸式教育功能。学生在这里不仅是参观者,更是参与者和体验者。通过行走“长征之路”,亲身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的模拟场景,师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长征的艰辛与伟大。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实境,从理论灌输转向情感共鸣。

    主题园的落成及启用,标志着学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了实体支撑。

    探索立德树人的核心内涵

    在建设实体化教育平台的同时,遵义师范学院系统提炼并确立了“忠诚、坚韧、担当”的“红心”特质培育体系。这一特质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学校百年办学历史和红色文化底蕴,经过深入调研后形成的育人目标。

    “忠诚”作为“红心”特质的第一要素,强调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对使命责任的认同。学校通过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培养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化为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坚韧”着重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韧性和意志品质。学校通过重走长征路等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红军战士在极端困境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从而在内心中铸就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这种坚韧精神的培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担当”则体现了时代新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学校鼓励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学生将担当精神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践。

    为了有效培育这些特质,学校构建了多维度的育人体系。组建师生讲解员队伍,让学生在讲述红色故事中深化对党史的理解;开展“红色育人十个一”特色实践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育;举办“红心”特质宣介会,明确育人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些举措共同形成了“红心”特质培育的完整闭环。

    红色文化与育人实践的融合创新

    遵义师范学院将“长征之路”主题园与“红心”特质培育有机融合,形成了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深层次的理念契合和实践互动。

    主题园为“红心”特质培育提供了实践场域和体验空间。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习历史知识,更通过亲身体验感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当学生走在模拟的“雪山、草地”上,他们不仅了解了历史事实,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坚韧不拔的种子。这种体验式教育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加深刻和持久。

    反过来,“红心”特质培育又赋予主题园更深层的教育意义。主题园不再是静态的展示空间,而成为特质培育的动态平台。讲解员的深情讲述、学生的艺术创作、师生的互动交流,所有这些活动都让主题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真正的育人场所。

    这种融合产生了显著的育人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忠诚、坚韧、担当”的“红心”特质有为青年。比如优秀校友郑彬彬在基层工作中的实干担当,研究生蒋唯奕带领同学服务基层的积极行动……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红色基因已经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展望未来,遵义师范学院将继续深化这一育人模式。通过完善主题园功能、丰富“红心”特质内涵、创新育人方法,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为学校育人工作注入新动力,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长征精神与“红心”特质的交融,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结合,让遵义师范学院在培养有为青年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在这片红色沃土,一代代遵师学子正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动力,用“忠诚、坚韧、担当”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遵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