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10版:他山之石·理论 -> 党建引领班级“家”文化 构筑立德树人新阵地

党建引领班级“家”文化 构筑立德树人新阵地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创新育人模式纪实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毕海豹

    班级是育人链条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建阵地的“最小单元”。随着“00后”成为高校学生主体,传统“上传下达”式管理极易失灵,传统班级管理链条面临实效性挑战。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直面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家文化建设”模式,以红色引领铸魂,以自主管理赋能,以“家”文化凝心,开辟出一条班级治理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一、核心理念:红色铸魂、自主赋能、家园凝心

    该模式的成功,源于三个核心理念的有机统一。其一,党建引领是“根”与“魂”:党组织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把牢育人方向,注入精神动力,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其二,自主管理是“骨”与“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自律、协作与创新,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深刻转变。其三,家文化建设是“气”与“神”:着力营造具有归属感和互助精神的班级氛围,建立家庭式关怀机制,有效化解现代社会的疏离感,让班级成为每位学子的“心灵港湾”和“成长家园”。三者相辅相成:党建为自主管理立根铸魂,自主管理为家文化建设奠定实践根基,家文化建设则为整个模式注入温暖深厚的情感力量。

    二、实践路径:制度保障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

    (一)筑牢“红色堡垒”,强化思想与组织引领。学院构建“学院—班级—小家—个人”四级文化共同体,将党组织建设与班级治理深度融合;设立党团联动机制,由党员教师(如辅导员、学社导师)和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形成“党带团、团带小组”的传帮带梯队;打造“红色学习角”,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故事会等活动,将党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设立“党员先锋岗”与“家风示范组”,让党团员在学业帮扶、纪律维护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二)激活“自主引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学院采用“制度化+数字化+情感化”三位一体的治理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动能。 在党建指导员引导下,全班共同商议制定《班级公约》,实现“我的班级我做主”。在此基础上,构建“行政效能+家伦理”双螺旋管理体系,推动班级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具体实施中, 学院保留并优化传统班委结构,设立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心理委员等11个常设职位,构建“班委—小家—职能委员”三级联动机制。 以60人教学班为单位,划分为5个“家文化”小组(12人/组),分别以传统伦理德目命名为:孝悌之家、忠信之家、礼义之家、诚敬之家、谦和之家。每个小组对应一个学社、三间宿舍,形成空间与组织双重融合的治理单元。各“家”围绕其伦理内核开展实践,如孝悌之家强调“事亲敬长,兄友弟恭”,忠信之家倡导“尽己尽责,言出必行”,礼义之家注重“进退有度,崇善嫉恶”,诚敬之家践行“内外如一, 虔心向学”,谦和之家弘扬“虚怀若谷,温良恭让”,实现价值引领与行为塑造的统一。学院同步推行“积分制+双维评价”体系,结合月度评比与“最美家庭”流动红旗等方式,实现学生成长过程的可视化、可量化与可激励,全面提升班级治理的现代性、参与性与育人实效。

    (三)营造“家文化”,促进情感认同与共生共长。学院以儒家“ 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伦理为价值坐标,以“孝悌、忠信、礼义、诚敬、谦和”为小组文化内核,打造具有人文温度的班级生态。师生共同设计布置教室,设置班级荣誉墙、风采栏、心愿树、生日角等,让环境“说话”;各“小家”设计专属文化标识与“家风墙”,强化身份认同。同时,学校实施“家庭角色+长幼秩序”模拟机制, 按年龄设定“大哥”“大姐”等象征性角色,赋予关怀职责,强化学生间的互助与责任意识;定期开展“家宴”、集体生日会、经典共读沙龙等品牌活动,在传统节庆与重要节点组织仪式化活动,极大地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情育人”。

    三、实践成效:从管理单元到育人共同体的升华

    经过一段时间的扎实运行,该模式已收获显著成效。其一,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在红色引领与家风浸润下,学生理想信念更为坚定,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同步增强,组织协调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其二,班级凝聚力空前增强:班级不再是松散个体的集合,而是演变为拥有共同目标、规则和情感的“文化共同体”与“成长共同体”。其三,管理模式形成示范效应:这一融合了思政教育、学生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和班级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文方案”。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探索表明,“党建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家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育人哲学的生动实践。它通过组织的力量引导人,通过自主的机会锻炼人,通过家庭的情感温暖人,真正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基层班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一模式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底蕴和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