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杯”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开赛
“校超”强则足球强
![]() |
| 赵劲松在贵州“校超”的风采。 |
![]() |
| 拉拉队员们在加油助威。 |
![]() |
| 杨兵 |
![]() |
| →“省长杯”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比赛用球。 |
![]() |
| 比赛十分激烈,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的队员在争顶头球。 |
![]() |
| 范云龙(左)为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加油鼓劲。 |
![]() |
| 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
![]() |
| 女子足球队比赛现场十分激烈。 |
![]() |
| 王旭 |
![]() |
| 杨未 |
![]() |
| “省长杯”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现场。 |
![]() |
| 比赛现场。 |
本报讯(记者 岳端 张恒新 邱凌峰)10月17日,贵州大学西校区足球场,随着足球在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与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之间开出,2025-2026赛季“省长杯”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超级联赛 (“校超”) 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贵州自主培育的“校超”体育IP全面进入实战阶段,为“村超”之后又一张足球名片注入澎湃活力。
据悉,作为贵州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一次深度改革,“校超”IP构建了清晰的双层架构:班超联赛与校超联赛并行。班超联赛扎根校内,优胜队伍将直通“省长杯”总决赛;校超联赛则打通县级、市级、省级三级晋升通道,并专设高中、大学男子超冠联赛,为精英球员铺设系统化成长路径。
“校超”是我省推动校园足球从“有”向“优”迈进的关键举措,旨在搭建全员普及的平台、锻造精英竞技的舞台、畅通多元成才的通道,培育社会支持的沃土。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宋广强在讲话中要求,要筑牢教学根基,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优化竞赛体系,建立规范稳定的“校长杯”“县长杯”“市长杯”“省长杯”联赛机制,强化条件保障,坚守育人初心,发挥校园足球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
贵州“校超”是推动校园足球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与发展的创新探索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聂兵 邱凌峰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全省青少年共同见证足球热情同步绽放,是推动校园足球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与发展的创新探索,是‘体育+文化’在贵州的又一次精彩呈现。”
同一时间,各地“市 (州) 长杯”校园足球超级联赛启动仪式也在同步进行,形成“1+9”联动格局,掀起全省青少年足球运动新热潮。
现场,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贵大附中小玫瑰女子足球队、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日坛毛辣果女子足球队,在开幕式上先后展开对决。
揭幕战比赛开始仅5分钟,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一记抽射向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球门打去,守门员将球稳稳接住,双方展开精彩角逐。传球、带球、射门……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飞,攻防转换,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对足球的热爱。看台上,战鼓雷动、战旗挥舞,观众们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最终,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以2:0战胜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日坛毛辣果女子足球队以1:0战胜贵大附中小玫瑰女子足球队。
“村超”金牌解说员杨兵也来到了“校超”现场进行解说。“‘村超’‘校超’共同打响、擦亮了贵州足球‘金字招牌’,推动了全省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杨兵希望,贵州“村超”“校超”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天的对手很强。”结束比赛后,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队员阿尔法说,虽然输了比赛,但整场球踢得非常开心,“‘校超’这种形式很好,让全省学生都能更多地接触足球、爱上足球,通过足球强身健体,发现运动的魅力。”
作为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提质升级的重要载体,“省长杯”不仅是赛事平台,更是“校超”IP的核心体现。通过“班超-校超”层层衔接的机制,足球运动的种子正深植于每个班级、每所学校。随着各地“班超”联赛陆续启动,“校超”IP将持续释放能量,为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提供独特的“贵州方案”。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贵州“校超”启动,从黔中腹地到黔北高原,从苗乡侗寨到山水之间,地域涵盖9个市州,大中小学全部覆盖,全省青少年共同见证足球热情同步绽放。这是推动校园足球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与发展的创新探索,是“体育+文化”在贵州的又一次精彩呈现。
杨未认为,足球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不仅锻炼身体,更磨砺了意志,还教会大家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她说,作为贵州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提质升级的重要赛事,“省长杯”的贵州“校超”将为大中小学生搭建展示足球才华、衔接人才通道的优质平台,也将成为一堂“塑造人格、锤炼意志、培育精神”的金课,引导青少年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为体育强国建设夯实青少年体质基础与群众体育根基。
足球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较量、情谊的展示。杨未表示,贵州大学将竭诚为大家做好各项服务。与大家一起,以“省长杯”的贵州“校超”为契机,持续擦亮足球这一推动贵州走向全国和世界的活力品牌,携手在展示贵州新风采中贡献教育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大学副校长王旭:
贵州“校超”为体育强省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聂兵
贵州大学副校长王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火爆全网的“村超”到蓬勃兴起的“校超”,贵州足球事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他指出,“村超”是全民参与的乡村足球超级赛事IP,而“校超”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足球超级联赛IP,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未来,也为贵州体育强省建设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9月30日下午,贵州大学西校区足球场上人声鼎沸,各学院及贵大附中的2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溪山杯’校园超级足球赛的激情开幕。”王旭回顾赛事启动时说道,这场赛事不仅是校园体育的盛事,更成为贵州“校超”发展的重要雏形。他特别提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贵州大学还派出留学生代表队参与“村超”赛事,为后续承办“省长杯”贵州“校超”积累了宝贵经验、锻炼了队伍实力。
作为贵州“校超”承办单位,贵州大学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对赛事运行、文艺展演、宣传推广、医疗保障及观众组织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半个多月来,西校区足球场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同学走出寝室、奔向绿茵场,校园里洋溢着运动的活力与欢乐。”王旭表示,这种浓厚的体育氛围正是贵州“校超”带来的直接效应。
王旭进一步阐释,“校超”作为贵州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改革的重要实践,已构建起清晰的立体化竞赛网络。基础层为“班超联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内竞赛,优胜队伍可直接晋级“省长杯”总决赛;提升层为“校超联赛”,打通县、市、省三级晋升通道,并专设高中、大学男子超冠联赛,为优秀球员提供系统化、阶梯式的成长路径。这一设计既注重普及参与,又强化精英选拔,使校园足球真正成为“全员普及的平台、精英竞技的舞台、多元成才的通道”。
“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青少年朋友来贵州切磋球技、体验‘校超’!”谈及未来发展,王旭信心满满。他表示,贵州“校超”正在校园土壤中培育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足球生态,不仅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也为贵州体育强省建设持续输送青春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警察学院足球教研室主任范云龙:
“校超+村超”组合让我看到贵州足球发展的希望
贵州警察学院足球教研室主任范云龙 自述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聂兵 整理
当前,贵州“校超”的启动与贵州“村超”的蓬勃发展,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为当地足球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足球发展的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两项赛事从落地到壮大,在赛事体系、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和产业带动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价值,内心满是振奋与感慨。
最让我触动的,是赛事体系构建所体现的“全民参与”理念。“校超”以“省长杯”为引领,联动“市 (州) 长杯”“校 (院) 长杯”形成三级晋升通道,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系统化的竞赛平台上追逐足球梦想;“村超”则以“村村有队”的模式扎根基层,从县级资格赛到省级总决赛,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草根足球的热情与力量。这种“专业+大众”的赛事布局,打破了足球运动的圈层限制,让无论是怀揣职业梦想的青少年,还是热爱足球的普通群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不仅是赛事体系的完善,更是对“足球属于所有人”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
在人才培养层面,“校超”与“村超”的互补共进,让我看到了贵州足球未来的希望。“校超”专注于青少年系统化培养,通过教练员资源库建设、专家支教等举措,为足球人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村超”则深耕民间,从广大草根球员中挖掘潜力股,让每一份足球天赋都不被埋没。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像为贵州足球搭建了一座“人才金字塔”,既有塔尖的专业力量,也有坚实的群众底座。当看到校园里的少年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乡村球场边村民们为球员呐喊助威时,我深知,这些热爱足球的身影,正是贵州足球未来发展的基石。
更令人惊喜的是,两项赛事将足球与地域文化完美融合,赋予了足球运动更深层次的内涵。“校超”让足球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村超”则将非遗表演、民族歌舞融入赛事,让足球赛事变成了展示贵州多元文化的“流动博览会”。当足球遇上苗绣、银饰,当呐喊声伴着侗族大歌,足球不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纽带。这种“足球+文化”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自信,也让贵州足球拥有了独一无二的魅力与辨识度。
而赛事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让我看到了足球运动的多元价值。从“校超”带动的体育装备、青少年培训产业,到“村超”催生的文创产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足球正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球为媒、以球兴业、以球富民”,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贵州足球探索“体育+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当足球能够为乡村振兴、地方发展贡献力量时,它所承载的意义便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校超”与“村超”的热潮,让我真切感受到贵州足球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它不依赖于巨额投入,而是扎根群众、依托文化、聚焦实效;它不仅追求竞技成绩,更注重全民参与、文化传承与产业带动。
相信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贵州足球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份来自西南大地的独特经验与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超”金牌解说员杨兵:
有了“校超”作基础才有“村超”火爆出圈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聂兵 邱凌峰
在贵州“校超”现场,“村超”金牌解说员杨兵接受采访时说,在黔东南州榕江县、贵州“村超”发源地,“班超”“校超”一直发展得很好,正是因为有了“班超”“校超”的良好发展基础,才有“村超”火爆出圈出彩的力量。
“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队、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 日坛毛辣果女子足球队等贵州‘校超’足球队都曾到榕江去助力贵州‘村超’的出圈出彩,我作为一名榕江人,这次也来助力贵州‘校超’的出圈出彩,村超、校超共同来打响和擦亮贵州足球‘金字招牌’,共同来推动全省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杨兵激情洋溢地说,他将尽情地解说好贵州“校超”,希望贵州“村超”、贵州“校超”越来越好。
据了解,自2023年“村超”出圈以来,作为赛事发起人之一的杨兵,一直忙碌在台前幕后。幕后,他一直参与赛事的筹备、组织等工作;台前,他解说了数百场“村超”比赛,包括三届“村超”总决赛。他是中国建设银行天柱支行行长,被网友和媒体称为“村超”的“行长解说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代表:
贵州“校超”是校园文化的“流动名片”
本报记者 熊江睿 聂兵
在贵州“校超”现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学生杨晴晴接受采访时说,她是贵州“校超”礼仪队一员,作为贵州“校超”开幕式活动的参与者,她认为本次“校超”的举办是相当成功的。
杨晴晴说,首先是精彩纷呈的表演活动,如各类民族风格舞蹈不仅与贵州“校超”赛事完美融合,还是贵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展现,此外小学生带来的足球类表演亦体现出当代学生的青春活力;其次,两场足球比赛展开,学生们全神贯注于比赛进程,可见其对“校超”的高度认同;最后,随着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彩色烟雾在蓝天绽放舞动,同学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相信“校超”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后,会对贵州本地乃至省外产生深远影响,助力贵州体育精神与特色文化传承、发扬。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管理 (中外合办) 学生李卉认为,贵州“校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在比赛中,球员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了班级或学院的荣誉全力以赴,这种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人深受鼓舞。
李卉说,从现场氛围来看,贵州“校超”的氛围也非常热烈。“观众通过整齐的口号、敲大鼓等方式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那种热情丝毫不亚于‘村超’现场,而且‘校超’还融入了校园文化元素,例如学校艺术团的同学会在比赛期间献上精彩表演,让我们在感受足球魅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
“作为参与贵州‘校超’的贵大礼仪人员,最大的感受是用细节传递校礼,以专业服务赛事——我们不仅是仪式的执行者,更是贵大形象与体育精神的‘流动名片’。”李卉对贵州“校超”信心满满。
参与贵州“校超”揭幕战的贵州警察学院24级足球运动专业的赵劲松表示,他很荣幸受邀参加贵州“校超”开幕式揭幕战的比赛。他说,“贵州‘校超’是我们校园足球的职业赛场,更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足球展示平台。”
“我们贵州警察学院飞鹰足球队对阵贵州大学国际折耳根足球队,取得了首场胜利,以后,在贵州‘校超’赛场上,我们更有信心展现出我们的忠诚、专业、作风,也相信足球会在中国生根、会在贵州发芽。”赵劲松如是说。












